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皮肤-黏膜结缔组织病,病损特点是持久性红斑,中央萎缩凹陷呈盘状。主要累及头面部皮肤和口腔黏膜。皮损表面有附着性鳞屑,黏膜病损周边有放射状排列的短密白色条纹。女性好发。属于癌前状态。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发病原因
1.自身免疫性疾病。
2.遗传因素。
3.感染因素。
4.物理因素:紫外线、创伤等。
5.其他因素:某些食物、药物、精神紧张、寒冷刺激等。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临床表现1.黏膜损害:好发于下唇,破坏唇红缘;病损中央萎缩发红,边缘隆起呈盘状;病损黏膜侧有放射状排列的短密白色条纹,皮肤侧有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有烧灼感,易出血,结痂。
2.皮损:多见于颊、颧、唇、鼻、耳、头皮、四肢等。
初始为皮疹,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和灰褐色附着性鳞屑覆盖。
去除鳞屑可见扩张的毛囊孔,取下的鳞屑似图钉,即“角质栓”。鼻梁、鼻侧和双颧部可见“蝴蝶斑”。
3.全身:无明显自觉症状,可伴瘙痒、刺痛、灼热等。
部分患者有全身症状,如胃肠道症状、不规则发热、关节疼或关节炎、淋巴结肿大、心脏病变、肝脾肿大、肾病等。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疾病诊断
1.黏膜损害:唇红部有红斑或糜烂,中央凹陷,边缘稍隆,病损周边有白色放射状排列的短密条纹,破坏唇红缘,皮肤侧色素沉着。
2.皮损:角质栓、蝴蝶斑、鳞屑形成等。
3.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阳性、CD4/CD8比率增高。
4.组织活检:组织活检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表现为上皮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角化层可有剥脱,粒层明显。皮肤病损有时可见角质栓。上皮棘层萎缩变薄,有时可见上皮钉突增生、伸长。基底细胞层显著液化变性,上皮与固有层之间可形成裂隙和小水疱,基底膜不清晰。
固有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可见玻璃样血栓。
血管周围有密集淋巴细胞及少量浆细胞浸润,血管周围可见类纤维蛋白沉积。结缔组织内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水肿、断裂。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上皮基底膜区有一连续的、粗细不均匀的翠绿色荧光带,呈颗粒状、块状,称为“狼疮带”。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鉴别诊断
1.慢性唇炎:慢性唇炎有时也有白花纹,但并非放射状排列。
2.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阵发性剧烈瘙痒,淡黄色痂皮覆盖。
3.扁平苔藓:皮损常呈对称性,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瘙痒。
口内为白色条纹,唇红部病损不破坏唇红缘。
4.多形性红斑:起病急,与变态反应有关。
口内大量疱破后糜烂,皮肤上可见靶形红斑。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疾病治疗
1.避光;
遮光剂:5%二氧化钛软膏、5%对氨基苯甲酸酊等。
2.避免冷刺激、治疗感染病灶。
3.全身治疗:羟氯喹、昆明山海棠、雷公藤、沙利度胺、糖皮质激素等。
4.局部药物治疗:0.2%呋喃西林液湿敷,去除痂皮后涂布糖皮质激素类制剂;激素局部封闭;外用局部用止痛、消炎、激素类软膏;环孢素A、他克莫司软膏等。
5.中医中药。
康网提示: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口腔黏膜,它是各种红斑狼疮中最轻的一个类型。
扩展阅读:治疗红斑狼疮最好的方法: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红斑狼疮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急性或暴发性病例,或者主要脏器如心、脑、肺、肾、浆膜受累时,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减少作出血倾向时,也应用糖皮质激素,这是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
2、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些药能抑制前腺素合成,可作为发热、关节痛、肌痛的对症治疗。
如消炎痛对SLE的发热、胸膜、心包病变有良好效果。由于这类药物影响肾血流量,合并肾炎时慎用。
3、血浆交换疗法:通过往除病人血浆,达到往除血浆中所含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等,后输进正常血浆。
效果显着,但难持久,且价格昂贵,适用于急重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