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四大名著是什么,有多可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四大名著是《火车头传》、《告研发员工书》、《原生家庭论》、《字字珠玑案例集》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
《火车头传》
——从一个骨干的表现探讨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
根据公司的战略要求“把指挥所建在听得见炮火的地方”实现业务前移。某部从08年开始把业务前移。几年过去了,首批输送到一线的同事们陆续回国,新的同事陆续踏上征途。
总部骨干员工A在08年是尚属于基层骨干,由于基层主管的持续外派,给这些骨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五年职级升了3级,达到18B,管理一支10人左右的团队。
原定A作为外派梯队接替从发达地区回国的主管。但由于公司外派政策的变化,首次外派不允许直接派往发达地区,因此,他的外派地点发生了变化。于是问题出现了:
A以家庭成员健康缘故,不愿外派“次艰苦地区部”,经主管、管理团队反复沟通,仍然坚持不去。最后管理团队经过讨论,予以降职降薪处理。转岗做业务专家。
该问题的出现让管理团队陷入深思:为什么我们重点培养的骨干,识别的火车头,连续几年加满油,却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在“用兵”的关键时候怎么掉链子了?
我们在干部选拔和使用上出了什么问题?在价值评价上又陷入了什么误区?到底什么样的干部是我们需要的?是符合公司价值观也符合部门发展的要求?
首先, 对照干部标准和对干部的要求,从核心价值观认识上来看,员工A在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长期艰苦奋斗文化并没有得到其真正的认同。 在工作安排上,发达地区就可以去,次发达地区就有家庭健康问题了,令人匪夷所思。
同时,仅考虑个人意愿,不考虑组织和一线业务对专业管理干部的急迫需求,更不用说吃苦在先、冲锋在前了。
其次,这次事件使管理团队对“干部要看品德、不能唯才是举”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干部选拔的时候,要进行多维度的考察,绩效能力是基础,但是品德是底线。A在业务上虽然有其一技之长也取得较好的绩效,但是却忽略了对其是否认同华为核心价值观的考量。直到出事,才倍感惊讶和反思。也给管理团队提出了警示,未来在考察干部上是不能仅仅依据其能力和业绩来评价,忽略了对品德的考察。干部就是要身先士卒,吃苦在先,要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第三,在价值评价方面,我们反思之前几年对他的评价,感觉连续的高绩效评价,连续的“加满油”,也让部门和他本人产生了错觉,松懈了“思想上艰苦奋斗”的弦;
过度的表扬,也导致该员工自信心膨胀,错误的认为这一切(连续的高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都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是理所当然的。
连续的高绩效评价是否真的科学和公正?员工在顺境中是否应该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避免思想麻痹和原地踏步,固步自封? 这些都是我们要继续进一步思考的。
这个事件从另一个角度给管理团队也敲响了警钟,选拔干部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光看绩效。在组织赋能和期望值管理的时候,强调艰苦奋斗,要求应该先具备在艰苦地方的奋斗经验,并以此为牵引;有时候让员工摔一跤也是一件好事,从个人看,吃一堑长一智,个人受到些挫败、打击对人生也是一种磨练和提升。
对类似的员工,还是要治病救人,在教育和辅导的同时,让他深刻认识到组织的价值导向,发挥自身业务特长,从专家做起,争取早日具备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有的价值观和素质要求。
《告研发员工书》
徐直军
公司研发是成功中的要素,不是唯一的要素。公司的成功是各种综合因素构成的,研发人员也不是天之骄子,不能要求别的部门对你过度的服务。
公司研发人员的收入,支撑在食堂享受较好的膳食是没问题的,但 总有部分员工通过各种渠道在抱怨公司各基地食堂的菜价太高。且有部分干部也在为民请愿。
我们希望改变这种现状,员工已经是大人了,应该可以自己生活,可以不选择购买公司的行政服务;为民请命的干部不成熟,可以抽调去帮厨三个月,以去实践他的建议,直到实现再回到研发岗位。
我们研发人员不要做葛朗台式的人物 ,一个连自己每天的基本生活都不愿花钱保障的人,对别人服务百般挑剔的人,怎么会有人喜欢。
由于华为虚幻的光环,社会上有些女孩子盲目的喜欢我们的研发人员,她们真的了解吗?试问,与连自己的伙食费都舍不得花的人在一起生活,你会幸福吗?那种对别人的服务百般挑剔的人,你受得了吗?不会挑剔你吗?不把你折磨死才怪呢。
一个对生活斤斤计较的人,怎么能确保高效工作呢?葛朗台式的人在公司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努力工作,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同时也要理解为你服务的人,也要生活下去,不是你一人生活好,而不顾及别人。我们的研发人员要学会感恩,感谢为你服务的人。
干部也不要随便把矛盾转移出去,学会管理员工的心理预期。你去帮厨的这三个月,暂不降低你工资,做不好再考虑。
任正非为此作出批示如下:
此文写得何等好啊!希望研发及海外代表处的员工学习一下。你们都是成人了,要学会自立、自理。 我们是以客户为中心,怎么行政系统出来一个莫名其妙的员工满意度,谁发明的。员工他要不满意,你怎么办呢?
现在满意,过两年标准又提高了,又不满意了,你又怎么办?满意的钱从什么地方来,他的信用卡交给你了吗?!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多辛苦一些,让客户满意,有了以后的合同,就有了钱,我们就能活下去。员工应多贡献,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我们的一些干部处于幼稚状态,没有工作能力,习惯将矛盾转给公司,这些干部不成熟,应调整他们的岗位。
海外伙食委员会不是民意机构,而是责任机构,要自己负起责任来的,而不是负起指责来。国内后勤部门要依照市场规律管理,放开价格,管制质量。全体员工不要把后勤服务作为宣泄的地方,确实不舒服要找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天涯网。
《原生家庭论》
孙亚芳
老板的文章中这一句话,在奋斗中受伤的员工,我说这句话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
我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毕竟不是在战场,战场上子弹不长眼睛,冲锋时是会受伤的。但我们绝大多数人工作的环境是没有子弹的,基本条件是不错的。我们在公司做了四万一千人的调查,也就是百分之四十多的人我们都做了调查。调查结果真正因工作而累伤的,情况很少。
从一个健康人到身体器官生病或心理上的疾病,是要很长时间的,几年到几十年吧。医生说,生病是由于对健康的无知或无视,我非常同意。
中国的医生说,90%疾病的来源是情智病,受到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疾病是源于在儿童时期的生长环境,尤其是父母的影响。
我们四万一千人做过身心健康的培训(从压力到活力),大量的数据证明,长期压力高和处于亚健康的人,绝大多数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是从心理成熟度、个人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工作、身体状况和原生家庭这六个维度来看产生压力和亚健康的影响。
可喜的是,不论你压力多高,只要坚持锻炼两个月,改善与人交往,培养兴趣,压力明显调整下来。所以,研发总结了三个一:坚持一项锻炼,交一个朋友,培养一个兴趣,十分有效。
《字字珠玑案例集》
公司领导的健康寄语和倡议情真意切、苦口婆心、字字珠玑,传递着呵护健康、关爱生命的正能量,读后您有何感悟呢?如果您感受到了字里行间所寄予的殷殷关怀之情、领悟了文字之中蕴藏的深刻寓意与内涵,那么,您一定会从内心响应倡议并努力践行,这将使你受益终身。
也可能您觉得公司领导的寄语与倡议是“杞人忧天”,认为自己年轻体壮,还可以任意挥洒自己的健康,健康是中老年时候关注的事情,死亡还遥远的很呢!那么,请您看看接下来的几个案例,4个都不到30岁的鲜活生命,我们亲爱的同事就在我们的身边永远倒下了,您还会这么想吗?
案例一:中国区GTS员工D急性脑溢血死亡案例
:回顾员工P的生病治疗过程,我们感到非常痛心,也非常惋惜。短短10天,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么陨落了。如果平时多了解一点健康的常识、如果在遭受疾病袭击后多一点风险意识、如果主管和同事能够及早关注到……,也许,死亡就会被遏制住。
泻药
链接如下,自己去康康吧
华为四大名著--罪恶腐朽垂死的资本缩影
简直就是邪恶洗脑文,以前资本邪恶人家还偷偷摸摸的,这下好了,华为直接给洗白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员工的正常诉求不但得不到公正的处理,还被这么暴光出来遭受无端的指责,特别是最后一篇让人恶心,你是看了别人人死了无法说话吧,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死人,这也太无耻吧!
第一篇也好不到哪里去,我看过那个员工的申诉,人家已经快妻离子散了,全家人上下都有疾病,人家只是要求缓半年,等家里情况好转了再接受工作地域调整,就这样还被降级降薪,人家还接受了,最后还把人挂出来当典型,逼得人实在受不了才出来申辩,我就在想:一个如此大的公司为什么可以如此冷漠,对生命如此漠视,难道不应该有对人最起码的尊重吗?
真假我不知道,但是为啥有人认为这写得很正常?
告研发书,原生家庭论。
其他的评论区大家补充。
个人感觉除了《原生家庭论》有点过分,其他都还算正常吧。
毕竟人家是拿着卖白粉的钱,担着卖白粉的罪。
在我们这些拿着卖白菜钱的人的角度来看,当然是觉得有点过分的,哈哈。
1、《火车头传》职场规则而已,可以举个不会这样的公司不?
2、《告研发员工书》说的很有道理啊:研发就高人一等,后勤就不是人了吗?
3、《原生家庭论》,只能由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来评判会更客观。当然,华为这么大的企业,人文关怀是有必要的。
4、《字字珠玑》不就是健康提醒,珍爱生命吗?这也有可吐槽的?
没听说过这些书,可能有,但是没有看过。这些所谓的资本家压榨,我也没体验过,难道我在一个假的华为?
这些骂华为的意思就是想舒舒服服把钱挣了?天下有这种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