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概述: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以发热为主症的病证。
内伤发热的临床特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
内伤发热相当于西医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和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
2、病因病机:内伤发热的病因多由于体虚久病、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外伤出血等所致,其病位在五脏,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内伤发热的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实证以气郁化火、瘀血阻滞及内湿停聚为主,虚证以中气不足、血虚失荣、阴精亏虚及阳气虚衰为主。
内伤发热的病机比较复杂,可由一种也可由多种病因同时引起发热,如气郁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等。久病往往由实转虚,其中以瘀血病久,损及气、血、阴、阳,分别兼见气虚、血虚、阴虚或阳虚,而成为虚实兼夹之证的情况较为多见。他如气郁发热日久,热伤阴津,则转化为气郁阴虚;气虚发热日久、病损及阳,阳气虚衰,则发展为阳虚发热。
3、诊断依据⑴病因:一般有气、血、水壅遏或气血阴阳亏虚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⑵临床表现:
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②无感受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
4、辨证论治:内伤发热的辨证应首辨虚实,其中气郁、血瘀、湿停所致的内伤发热为实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致的内伤发热为虚证。
其次应辨病情之轻重。内伤发热的治疗原则是实火宜清,虚火宜补,实证应据其病因不同应解郁、活血、除湿、适当配合清热,虚证当益气、养血、滋阴、温阳,虚实夹杂者治疗时应当兼顾。
具体证型分证论治如下:⑴阴虚发热证: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为阴精亏虚、阳气偏亢所致,治疗宜滋阴清热,方药选用清骨散加减:青蒿、地骨皮、鳖甲、银柴胡、胡黄连、知母、秦艽、炙甘草等。
⑵血虚发热证:发热、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为血虚失养、阴血无以敛阳所致,治疗宜益气养血,方药选用归脾汤加减: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枣仁、桂圆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大枣、生姜等。
⑶气虚发热证:发热,或低或高,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所致,治疗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方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
⑷阳虚发热证: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恍白,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为肾阳亏虚、火不归原所致,治疗宜温补阳气、引火归原,方药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桂枝、附子等。
⑸气郁发热证:发热多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为气郁日久、化火生热所致,治疗宜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为主,方药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栀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煨生姜、甘草等。
⑹湿郁发热证: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全身重着,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薄或粘滞不爽,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为水湿内蕴、壅遏化热所致,治疗宜利湿清热为主,方药选用三仁汤加减: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淡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等。
⑺血瘀发热证: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面色萎黄,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为血行瘀滞、壅遏化热所致,治疗宜活血化瘀为主,方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柴胡、枳壳、甘草、桔梗、牛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