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青北白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南青北白瓷质极佳,晚唐时代,击瓯作乐风靡,用一些越瓯、邢瓯注以多寡不同的水,击以成乐,声音极其美妙。
瓷器的英文是china,与中国的英文China只有首字母大小写的区别,这说明在世界人民的眼中瓷器是中华文明所孕育的最伟大的瑰宝,作为全世界第一个掌握瓷器制作技术的国家,中国被视作瓷之国,中国的瓷器很长一段时间被西方贵族们疯狂追捧,拥有中国瓷器是荣耀的象征,当时中国最主要的贸易出口产品就是瓷器。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原始瓷器诞生。到1000多年前,瓷器名窑已遍布大半个中国。千百年来中国瓷器的工艺还在不断地革新,没有任何国家的瓷器制作水平能企及中国。
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一般烧制陶器只需要700到1000°C,超过1100°C就能烧制出原始瓷器,而超过1200°C就能烧造瓷器。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烧制出原始瓷器大约是在商朝。虽然当时的主要器皿是陶器,但是已经有不少原始瓷器在流通了。
在汉朝时,烧造真正瓷器的瓷窑已经十分普及,但瓷器的外形和颜色非常有限。东汉时瓷器只有青瓷和黑瓷两种样式,一直到东汉末年,瓷器才有了白瓷这种样式。瓷器的颜色主要区别在于釉料中铁的含量,汉朝时制作瓷器的原料比例与温度得不到稳定控制,品质差距极大,因此瓷器样式才如此单调。
隋唐时期,瓷器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完善,在隋朝,先是青瓷一家独大。到了随后的唐朝,白瓷的工艺也越发精湛,渐渐能与青瓷抗衡,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朝的瓷器已经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一方面为之后中国瓷器登峰造极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唐朝南征北战,中国瓷器在西方也有了知名度。
瓷器产业开始百花齐放是宋朝时候的事了,当时中国的造瓷业极为繁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成了宋瓷的代表。其中汝、官、哥三窑是青瓷的代表,定窑则是白瓷的代表,而钧窑被评价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竟然可以烧出紫红色的渐变。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宋真宗在景德年间赐名昌南镇,景德镇由此而来。在元、明两朝,景德镇瓷器发展迅速,很快便一家独大,成为了全世界的制瓷中心。景德镇瓷器不但海内闻名,而且海外亦广为流誉。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贵族都对景德镇瓷器万分追捧,将其视为富有和高贵的象征。
清朝瓷器的艺术价值是最高的,一反古董年代越久越贵的规律。这是因为清朝制瓷技术突飞猛进,霁青、霁红、甜白这三种极品釉彩烧造得登峰造极。由于康熙酷爱西洋文化,引进了西画技法、颜料等在瓷器上作画,于是诞生了珐琅彩和粉彩,清朝瓷器的样式就此变得史无前例的丰富,远超之前历朝历代的瓷器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白瓷虽然在北朝时期已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应当在隋代。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在河南安阳发掘了一座隋开皇十五年〖595年〗的张盛墓,发现了一批白瓷,这些白瓷虽然还带有若干青瓷的特征,但较之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要好得多。胎釉中的含铁量减少,烧成温度有所提高,施釉技术也有改进,增加了器物的白度与坚硬度。瓷器的造型较前大为丰富,可以看出器物成型工艺有显著的提高。晚于张盛墓13年的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的瓷器中,有青瓷,也有白瓷。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巳经完全看不到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痕迹,无可怀疑地应称作白瓷。这批白瓷中以龙柄双连瓶和龙柄鸡头壶为最精。双连瓶的造型奇特,制作精致,龙柄鸡头壶是魏晋南北朝以来青瓷的传统器形,但却换上了白色的新装。西安郭家滩隋大业六年墓出土的白瓷瓶,姬威墓出土白瓷盖罐更是隋代白瓷的成功佳作。如果以北齐武平六年(575年)的范粹墓出土的初期白瓷为起始,到隋大业四年(608年)的李静训墓为止,仅仅经历了33年的时间,白瓷就迅速地烧成功了。隋代白瓷的烧成为唐代白瓷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2年5月,在内邱与临城交界处的贾村,发现了隋代白瓷窑址一处,该窑烧制的白瓷,既有灰白色胎上用化妆土的白瓷,也有洁白瓷胎不上化妆土、非常精致的白瓷两种。烧制的碗均为深腹、直壁、平底,与北方隋墓出土的白瓷碗相同。隋代白瓷窑址在唐代邢窑范围内发现,证明在邢窑唐代白瓷尚未出现以前,白瓷在这一地区已经发展起来。贾村隋代白瓷窑的发现,不仅填补了隋代白瓷窑的空白,证明隋代烧成功了白瓷,而对研究北方唐邢窑白瓷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
早期白瓷发展到了隋代,如果把它作为烧成期的话,那么从唐代开始就应当进人了它的发展时期。隋代白瓷突破了传统青瓷的格调,为唐代白瓷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唐代白瓷较之隋代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改变了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唐代烧白瓷的窑址,尽管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迄70年代尚未发现,但北方邢窑白瓷不仅在当时已成为风靡一时的"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而且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广大地区,还陆续出现了烧制白瓷的瓷窑。因此,白瓷的生产在北方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标志着我国瓷器进人了青瓷、白瓷并肩齐名的新阶段。唐代瓷器生产的成就,与邢窑的出现以及北方白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邢窑在隋代已烧制白瓷,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是唐代邢窑白瓷高度发展的重要原因。它与其它白瓷窑不同,如河南的巩县窑等,在烧白瓷以前都是烧青瓷的。因此,邢窑是北方最先烧成功白瓷,并把它提高到"白如雪"的发展水平的重要瓷窑。故称其为北方白瓷的代表。
河北内丘县城关与临城县贾村隋代白瓷窑烧制的白瓷基本相似,同属于一个系统。烧制的直口深形平底碗与北方隋代墓葬中出土的碗相同。唐代著名的邢窑就是在隋代内丘与临城烧造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邢窑白瓷胎质细腻洁白,制作精细,陆羽在《茶经》中形容它"类银"、"类雪",是非常恰当的。随着邢窑白瓷的烧造,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区,都陆续出现了烧制白瓷的瓷窑。白瓷在北方地区普遍生产,标志着我,进人了一个白瓷生产发展的新阶段。
隋代,白瓷虽已烧制成功,但青瓷仍居主导地位。至唐代,由于邢窑白瓷生产的发展,才出现了白瓷与青瓷齐头并进的趋势。人们对于"类银"的白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茶经》中"或以邢州处越州上"一语,即反映了这一点。从考古资料看,湖南、浙江等地的唐代墓中,均出土了不少北方白瓷。湖南与浙江在唐代都是青瓷的重要产地,尤其是盛产越窑青瓷的浙江临安的唐墓中也出土了大量白瓷,这说明在北方白瓷生产发展起来以后,受到上层封建官僚的重视,他们向北方瓷窑定货,并把白瓷运到了南方。
唐代北方白瓷窑,除著名的邢窑与定窑外,还有一些白瓷窑也有很大发展,如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平定窑与浑源窑等,这样在北方就形成了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系统,在南方则有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系统,一青一白两大瓷窑系统并驾齐驱,于是就有"南青北白"之说。唐代这种"南青北白"的瓷器生产格局,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后来由于江西景德镇开始烧制白瓷才打破了这个"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
唐代白瓷以邢窑器最为有名,上引唐李氧《国史补》说"内邱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其生产规模之大,影响之远。
50年代以来唐墓里出土了不少白瓷,尤其陕西、河南、河北出土的白瓷更多,其中有些白瓷可能属于邻近瓷窑的产品。一些精致的白瓷,如邢台唐墓出土的白瓷碗,河南安阳薛家庄唐墓出土的白瓷碗和盏托等,与祁村窑烧制的器物在造型、釉色以及玉璧形底碗中心施釉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特别是盏托的制作精工,在其它白瓷窑中还未发现,可见它们应是祁村窑的制品。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有带"盈"字款的碗底残片,与内邱城关邢窑遗址出土者相同,应为邢窑的制品。
现经河北省邯郸文物鉴定研究所初步测定结果来看,它的白度大约在70度以上。
邢窑白瓷胎的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钛与同时代的其他白瓷相比显然是偏低的,这就决定了它的胎釉的烧结度与白均要超过一般白瓷。
由此证明,邢窑典型的"类银"、"类雪"白瓷,胎质坚硬,釉色洁白与《茶经》记载吻合。采用优质原料,制作精致,造型规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瓷器原来生产出来是替代玉器的。
古人尚玉,但是大一点的玉器加工费时费力,有时候一件玉器需要几代人的打磨。
后来古人发现了陶瓷,质地类玉,而且加工可控,于是大力研究。
所以古代有一阵子陶瓷还被叫假玉。
不过古代的窑口大都湮没无闻,我们知道的最早的窑口就是越窑,从东汉到南宋一直都在。
也就是说越窑生产是瓷器可能被刘备曹操拿来青梅煮酒,被秦琼程咬金拿来歃血为盟,被赵匡胤拿来杯酒释兵权,而越窑生产的瓷器就是以南青为主。
为啥是青瓷呢?
一是青瓷类玉,二是青瓷烧着简单,工艺不复杂。
到了唐中后叶,青瓷的工艺已趋完美。后来甚至生产出了专供皇室的迷色瓷。
而白瓷则出现的较青瓷晚很多。
白瓷出现在北朝时期,唐中期邢窑的技术趋于完美。
白瓷和青瓷的区别在于原料中铁的含量,青瓷中铁的含量在2%,而白瓷的铁含量在1%以下,这就要求要寻找新的原料或者开发新的工艺。。
白瓷的出现为后来的青花,五彩,粉彩奠定了基础,而生产白瓷的窑口巩县窑,山西浑源窑、河南密县窑,定窑的前身河北曲阳窑是。在宋代崛起的磁州窑等等这些白瓷的窑口主要集中在北方。
与南方的越窑系遥相呼应,形成 了南青北白的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晚唐至北宋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的时期,技艺不断精进,达到顶峰,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准。是当时的第一名窑,也称“秘色窑”。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瓯”,许浑“越瓯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
5107 元 越窑青釉划花牡丹纹盖盒尺寸直径14.6cm成交价 RMB 3,105,000 HKD 3,661,557USD 465,750EUR 341,550拍卖时间2017-12-1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说明:此盒造型美观,盒呈扁圆形,子母口,直沿,底部满釉,中间内挖成圈足,内有六均匀分布的长条状支烧痕,可见胎色浅灰。通体内外满施釉,釉色青绿,釉层莹润,如玉清澈,积釉处呈湖绿色。盖面微鼓,边缘形成一道弦纹,盒盖又起三道弦纹,与最边沿处弦纹之间刻划有六朵流云纹。最内侧弦纹内剔刻并蒂牡丹两朵,花朵丰满富贵,枝叶舒卷婀娜,布局有致,繁而不乱。整器造型简洁,颇为雅致。
3950 北宋 十月款越窑刻花牡丹纹盖罐尺寸高12cm成交价 RMB 2,760,000 HKD 3,390,663USD 414,000EUR 303,600拍卖时间2018-07-08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2018年春季拍卖会说明:罐身敛口,圆肩,鼓腹,圈足。腹壁四面海棠形开光,内剔刻盛开的牡丹,开光之间刻划花叶纹。盖上置花苞形钮,下剔刻花叶纹,与罐身相呼应。深刻浅划,纹饰精细,经脉毕现。整器犹如含苞待放的牡丹,亭亭玉立。此设计体现了越窑匠师超凡的想象力,观察自然界之物状,提梁其内在形与气,洗去其外在铅华,把自然美升华成艺术美。罐釉色青翠可人,釉面莹润亮丽。流传有序,更为难得。
从唐代文献记载可知,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称着与世,与当时南方越窑的青瓷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代表了当时瓷制品的最高水平。皮日休在《茶瓯诗》中就赞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
“盈”字款瓷器是邢窑专为唐大盈库特别烧制的贡品。唐大盈库见于文献记载,称“百宝大盈库”,简称“大盈库”,属皇帝直接支取的私库,库中之物的取用,取决于皇帝本人的旨意,而且多以宦官主领其事,库中之物的出处,一是赏赐,二是用于紧急国情下的支出,所以大盈库又被称为“中藏”、“ 内藏”、“ 禁藏”、“ 内库”、“ 中库”等。
3957 唐 盈字款邢窑沥粉堆花卉纹倭角方盘尺寸高2.3cm;边长12cm成交价 RMB 977,500 HKD 1,200,860USD 146,625EUR 107,525拍卖时间2018-07-08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2018年春季拍卖会说明:盘作四方倭角形,斜直壁、平底,足底无釉,刻盈字款。倭角处起棱线并装饰绳纹,盘壁和底连接处装饰绳纹带以区隔纹饰。盘壁及盘心以沥粉工艺装饰花卉纹,纹饰凹凸有致。倭角方盘的器形源于金银器,其采用的沥粉装饰亦忠实地模仿了金银器上锤碟浮雕纹饰效果。相类器形和工艺可参考香港佳士得2018春拍定窑沥粉堆花官字款方盘一对。
3108 唐 五代 邢窑「大盈」款茶瓯尺寸直径16.6cm成交价 RMB 680,875 HKD 812,500USD 104,000EUR 81,250拍卖时间2016-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会2016年春季拍卖会
0093 五代 越窑皮囊壶尺寸高21.6cm成交价 RMB 1,713,950 HKD 2,065,000USD 264,320EUR 206,500拍卖时间2017-10-0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中国嘉德香港2017秋季五周年庆典拍卖会说明:越窑青釉四系皮囊壶其造型为仿皮囊式,上扁,下略近圆形,盅形椭圆小口,壶颈短细,弧肩起凸棱,作皮囊缝合状。与皮囊式造型在功用上最为统一的设计是穿钮,左右两肩下各贴塑有两对穿钮,用以贯穿革带,携带背负。穿钮的两头与器腹粘合,恰到好处,毫无笨拙之感。器腹扁鼓,底部平,微内凹,矮圈足微微外撇。壶身刻有荷叶纹饰,刀法流畅娴熟,生动明快,实属难得。
3107 晚唐 越窑青瓷执壶尺寸高20cm成交价 RMB 1,340,800 HKD 1,600,000USD 204,800EUR 160,000拍卖时间2016-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会2016年春季拍卖会说明:此类越窑执壶始见于唐中期,为酒器用品。
2075 唐/五代 邢窑白釉梨形执壶尺寸高33.2cm成交价 RMB 2,607,375 HKD 3,298,425USD 425,000EUR 335,750拍卖时间2014-03-20拍卖公司佳士得纽约有限公司拍卖会2014年3月拍卖会
0929 五代 邢窑白釉虎形枕尺寸长19.5cm成交价 RMB 461,150 HKD 575,000USD 73,600EUR 57,500拍卖时间2013-04-07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保利香港2013年春季拍卖会说明枕呈卧虎型,虎爪前伏,双目圆瞪,张牙露齿,背托如意花型枕面。通体施白釉,底无釉。釉色洁白似雪,釉面莹润光亮,局部釉下开片。此虎枕运用写实手法,生动刻画一只静卧休息的老虎,体现了匠师们高超手法和独特匠心。是邢窑白瓷中一件稀有珍品。唐代诗人皮日休曾在诗中赞美:“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可见北方邢窑在当时的盛行。
1025 西晋 越窑青釉羊形器尺寸length 15cm成交价 RMB 1,073,040 HKD 1,360,000USD 174,080EUR 136,000拍卖时间2014-11-24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2014年11月拍卖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国力强盛的唐代是我国陶瓷工艺蓬勃发展的时期,瓷器制作达到了成熟的境界。唐代陶瓷在隋代青、白瓷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并以此引领后世中国瓷器的基本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