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初一到初三数学所有知识点

初一到初三数学所有知识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问题补充说明:因为考试完了要请家教巩固,我的书又有很多找不到了,帮帮我,知识点一定要全,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教版,数学的,急急急!

初一到初三数学所有知识点

一、数与式

(一)有理数

1、有理数的分类

2、数轴的定义与应用

3、相反数

4、倒数

5、绝预析怕对值

6、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7、欢曲死庆较有理数的运算

(二)实数

8、实数的分类

9、实数的运算

10、科学记数法

11、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12、平方根与算术根决席临凯例和立方根

13、非负数

14、来自零指数次幂、负指数次幂

(三)代数式

15、代数式、代数式的值

16、列代数式

(四)整式

17、整式的分类

360问答18、整式的加减、乘除的运算

19、幂的有关运算性质

20、乘法公式

21、因式分解

(五)分式

22、分式的定义

23、分式的基本性质

24、分式的运算

(六)二次根式

25、二次根式的意义

26、苦证赶钟怕营根式的基本性质

27、根式的运算

二、方程和不等式

(一)一元一次方程

28、方程、方程的解的有关定义

29、一元一次的定义

30、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二)二元一次方程

32、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3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3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三)一元二次方程

36、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37、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陆地依无亮占何愿是几抓38、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误数的关系和根的判别式

39、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四)分川线地式方程

40、分式方程的定义

41、分式方程的解法(转化为整式方程、检验)

42、分式方程的增根的定义

43、分式方程的应用

(五)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44、不等式(组)的有关定义

45、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4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三、函数

(一)位置的确定与平面直角坐标系

调49、位置的确定

50、坐标变换

51、平家皮把画结算失理班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特征

5毫察干使牛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坐标的符号与点的象限位置

53、对称问题:P(x,y)→兵完三属Q(x,-y)关于x轴对称

同革使度未脱后P(x,y)→Q(-x,y)关于y轴对称

P(x,y)→Q(-x,-策别打际甲维空y)关于原点对称

54、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函数的定义

55、函数自变量、因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式子有意义的条件、图象法)

56、丝怀函数的图象:变量的变化趋势描述

(二)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57、一次函数的定义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58、一次函数的图象:直线,画法

59、一次函数的性质刻司你设富件求(增减性)

60、一次函数y=板卷香游kx+b(k≠0)中k、b符号与图象位置

61、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设二列三解四妈景能继似讨回)

62、一次函数的平移问题

6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图象法)

64、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65、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1)一次函数与方程综合

(2)一次函数与其它函数综合

(3案击女径教老看决日向)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4)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

(三)反比例函数

66、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67、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68、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双曲线

69、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增减性质)

70、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71、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四个方面、面积问题)

(四)二次函数

72、二次函数的定义

73、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一般式、顶点式、交点式)

74、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待定系数法)

75、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画法(五点法)

76、二次函数的性质(增减性的描述以对称轴为分界)

77、二次函数y=ax2+bx+c(a≠0)中a、b、c、△与特殊式子的符号与图象位置关系

78、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

79、二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80、二次函数的对称问题

81、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实际应用)

82、二次函数的平移问题

83、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84、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1)二次函数与方程综合

(2)二次函数与其它函数综合

(3)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4)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180°

18,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23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24,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25,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6,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27,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

47,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S=L×h

83,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如果a/b=c/d,那么

(a±b)/b=(c±d)/d

85,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条直线

110,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119,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d<r

②直线L和⊙O相切d=r

③直线L和⊙O相离d>r

122,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1,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5,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

③两圆相交R-r<d<R+r(R>r)

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

136,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7,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8,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42,正三角形面积√3a/4a表示边长

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

(n-2)(k-2)=4

144,弧长计算公式:L=n∏R/180

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R/360=LR/2

146,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