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国发展历程历史详讲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问题补充说明:三国魏国发展历程历史详讲... 三国魏国发展历程历史详讲 展开
兴起
在曹魏未立国前,东汉已进入群雄割据的时代。其中曹操一直奉戴汉献帝令各地割据势力必须遵奉其令,为后来的魏国打下了基础。曹操初据有兖州,复收编了青州黄巾军三十万,势力渐强。又接连消灭吕布、袁术等诸侯,占有徐州、豫州。360问答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大败袁绍,之把南卷区后用七年时间平定河北,收抚南匈奴,攻灭乌桓,统一北方。不久南下欲统行油一全国,但由于曹军未适应到南方的地理环境,在水土不服、疾疫大兴、东南风起等因素下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与刘备方的联军,由于曹军所伤多为原刘表麾下水军与降军,因此孙刘势力亦无法撼动曹操政权。因南下受挫,己业稳克怎脱曹操将剑锋转向西北,先后领气层消灭关西十一部、望何通营宜张鲁等割据势力,占有陇西之地。但因曹操年事已高,终其年只控制了中原、陇西一带,从此,曹、孙、刘三大势力成鼎足之势。其后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
发展
待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位为魏王,接受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中正制,又相继平定了酒泉、张掖、武末威三种胡的叛乱,收回上庸三郡。见时机成熟,曹丕于公元220年12月10日(延康元年)代汉称帝,定国号魏,改元黄初并定都洛阳,史称曹魏。魏文帝登基后不久,派遣军队在河西一带大破羌胡联军,曹魏的势力得以进入河西念之地,接着又遣使复通西域,恢复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权。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孙权向曹魏称臣,被魏文帝封为吴王,吴国成为曹魏的藩属,但是不久复叛。此外件振远父责,曹魏多次击败鲜卑,巩固了北疆。然而,魏文帝曾三次大举进兵东吴,皆无功而返。综合来看,魏文帝在位七年时间里,曹魏实力进一步增强。
曹叡继位后,曹魏大多时间是在与蜀汉、东吴的战事居无中度过,例如公元226年8月(黄初七年)孙权攻江夏、襄阳,公元227年(太和元年)孟达反,公元231年(太和五年)鲜卑与蜀汉火联手进犯,到公元234年(青龙二年)为止诸葛亮五次进攻曹魏,公元234年(青龙二年)孙权攻合肥。魏明帝成功地抵御了这些内外战六后国情村编事即争。他重用曹真、张郃、司马懿、满宠等名将与诸葛亮、别精红及况孙权作战,蜀、吴矛院婷景爱广章飞未能得尺寸之地。公元235年(青龙三年)诸葛亮死后,魏蜀边境上的情况有所减缓。同年,轲比能被曹魏派遣的刺客所杀,鲜露上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北额江响交责介学双疆也得以安定。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明帝命司马懿攻灭公孙渊,辽东平定。之后,魏明帝开始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临终又托孤失当,导致朝政动荡。
灭亡
曹芳继位,由司马懿和曹爽辅政,曹爽骄横跋扈,火现反台志供初属专擅朝政,打压异己,甚至连郭太后也被他软禁;而司马懿则韬光养晦,蛰伏待机,直至在高平陵事变里,将曹爽集团一举击垮,司马家族开始权倾朝野。这段时间内,曹魏虽然朝政动荡,但对外的开疆拓土之路则是一路凯歌,前后两次大败高句丽,破东濊、平濊貊、灭韩濊,朝鲜半岛的半数之地并入曹魏版图。
之后,司马懿及子司马师、司马昭陆续压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嘉平三年,公元251年)、毋丘俭(正元二年,公元255年)、诸葛诞(甘露二年,公元257年)的军事叛乱和其他朝臣的反抗,巩固了司马氏的统治。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一批玄学名士对司马氏持消极反抗态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马氏以非毁名教和欲助毋丘俭为乱之罪名杀害。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在魏末晋初都陆续归服于司马氏。此外,与吴蜀交兵仍频,尤以蜀汉姜维为甚,号称“九伐中原”,双方互有胜败。公元260年(甘露五年),魏帝曹髦不甘司马氏威胁自己帝位,亲率亲兵讨伐,司马昭遂使亲信贾充派遣刺客成济杀害曹髦,事后仅成济被处死,而司马氏家族则没受牵连。随着蜀汉国力日下,公元263年(景元四年)魏朝司马氏展开攻汉计划,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攻伐蜀汉,结果汉主刘禅出降,蜀汉亡国。后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于公元266年(咸熙二年)逼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曹魏遂亡。曹奂禅让后,被司马炎封为陈留王,享有使用天子旌旗,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特权。作为曹魏“后续”的陈留国(265年—479年)历经两晋、刘宋,传至南齐,享国2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