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扶贫是什么?

扶贫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扶贫是什么?

扶贫就是开玩笑!

很多干部自己都没能力致富,怎么帮别人致富?形式要走,真的扶贫的有,不能一概而论。

像法院,检察院也去下乡扶贫,怎么扶贫?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扶贫重在扶“志”,确立正确人生观

中国贫困的实质是缺乏致富的志气。 源于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以及“均贫富”观念。

中国真正的贫困人口是残疾人、失去劳动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人。

扶贫重在扶“志”,确立正确人生观。

扶贫,不是要你帮他解决多少实际困难,慷慨解囊相助多少,而是教育他牢固树立起摆脱贫困的志气,进而教给他摆脱贫困的科学方法。

否则,越扶越懒,越扶越贫,最终扶持了更多懒汉,扭曲了人生观。

衡量扶贫成绩的重要标准,首先要看你扶起了多少“立志富裕”的贫困人口;其次要看你教给贫困人口多少可以有效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科学方法。

不提倡扶贫干部慷慨解囊。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并再次强调要开展扶贫扶志行动,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无脱贫志气的贫困户,做好思想引导、克服思想惰性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前提。只有当贫困人口意识到通过劳动摆脱贫困的可能、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调动扶贫意愿、靠自身努力摆脱长期贫困才会成为可能。

扶贫就是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党委政府采取各项举措,让他们走上致富道路,过上小康生活。

贫困户,规范讲,叫“建档立卡贫困户”。

并不是有困难了就是贫困户,我们通常所说的贫困户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户口。必须是农村户口,现在大多地方叫农业户口。所以,城市户口(非农户口)是不能评定为贫困户的。城市困难人群可以通过城市低保、社会救济、慈善救助得到帮助。

2.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贫困户以户为单位评定,户是指一个户口本的人口。这里说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就是指,在一个户口本上的这一家人,所有人一年的收入除以人口数。这个标准每个省、市,每年的标准都不一样,具体标准要咨询当地扶贫部门。

3.“两不愁三保障”因素。说白了,就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虽然高于贫困线,但是在吃、穿,医疗、饮水、住房等方面仍然有困难的,也可以评定为贫困户。

2013—2017年,中国累计减贫6853万人,年均减贫1300多万人,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这样的壮举,世所罕见,举世瞩目,对全世界的贡献都是极大的。

贫困户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稳定脱贫户”外的“贫困户”除了享受国家的普惠性政策(如农村低保、农业补贴、危房改造)外,还可以享受很多专门的政策。这方面各个省市有很大的区别,大多地方都会根据本地实际,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举些例子吧:

1.产业扶贫政策。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意思是说,扶贫开发工作(脱贫攻坚工作)根本上讲,是要通过帮助农村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做好这项工作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也是消除贫困的治本之举。

这方面的政策又有很多,如金融扶贫,贫困户可申请小额贷款,这个贷款政府给予全部(或部分)贴息。说白了,就是由政府主导,金融部门(银行)借给贫困户钱发展产业,用完了再把钱还回去,不用出利息。

再比如,科技扶贫和到户增收。这两种产业扶贫模式一般情况下会同步进行。简单讲,就是指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如养殖、种植等)需要资金,政府给你出一半的钱(有的地方出资比例和形式会有不同)。这部分前国家给你了,不会再收回去了。

这方面还有很多例子,如海南省: 除了发展种植产业扶贫外,省农业厅今年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贫困户发展畜牧产业扶贫,确保平均每人每年收益1800元,计划带动贫困人口5万人;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生态循环农业专项资金、“菜篮子”等,向畜牧产业扶贫倾斜,安排5个国家贫困县各400万元支持实施畜牧产业扶贫;安排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中央财政资金1730万元,在琼海、保亭、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市县开展畜牧产业发展和扶贫项目。

再比如河南省兰考县:发挥产业扶贫带动作用,积极打造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兰考蜜瓜”“兰考红薯”等特色种植全产业链,着力培育鸡、鸭、牛、羊、驴养殖和饲草种植的“5+1”产业体系,探索机制灵活、可复制的产业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兰考县域特色的产业脱贫之路。 目前,兰考县已建成日光温室2006座、塑料大棚25600座,经济林种植11万亩,畜牧业规模以上养殖场(区)达到624个,畜牧业产值27.1亿元。现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3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63家,发展农业合作社2604家、家庭农场269家。建设蜜瓜产业园48个、小杂果种植基地28个、养殖示范基地(小区)147个,累计带动1.25万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2.健康扶贫政策

目前,因病致贫,是众多致贫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种,因病致贫贫困户在各地都占了很大的比重。

所以,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在脱贫攻坚进入集中总攻阶段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各地的健康扶贫政策会有很大不同。下边举几个例子:

如山东:围绕发病率高、治疗费用高、严重影响生产生活能力的93种大病和常见疾病进行逐户逐人的调查,全面摸清了患病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诊疗路径、医疗费用等情况,共核实全省患病贫困人口55.4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2.9%,并形成了详实的数据分析报告。二是精准施策,实施“八个一”工程。对建档立卡患病贫困人口全部实施“八个一”工程,即:明确一所定点医疗机构、确定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一份服务协议书、制定一张健康卡、建立一个健康档案、进行一次健康查体、组织一次健康会诊、发放一张健康明白纸。将“八个一”工程作为精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有效载体和基础性工作,确保患病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健康管理服务范围。目前,“八个一”工程落实率已经达到99%。如山西:“三保险、三救助”新增帮扶资金总投入11.7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待遇人均增长582元,比2016年增长126%,贫困人口个人平均自负费用比稳定控制在10%以内。大病集中救治贫困患病群众3.2万余人,救治进展率达到98%;家庭医生签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7.07万,实现应签尽签;2.1万名村医村干双签约团队签约服务55.19万名因病致贫返贫群众;“进万家、送服务、保健康”“冬季攻势、暖心服务”等系列活动主题宣讲51753场次,上门服务301.5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万份。

3.教育扶贫

教育扶贫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就是说,不能农村贫困人口一代代贫穷下去,要通过教育让贫困群众子女享受公平的教育和保障。

这方面,各级政府都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考上大学的贫困户学生,政府送路费,并奖励;上高中的贫困户学生,免除学杂费;上初中的贫困户学生,免除住宿费;等等。

如甘肃省:着力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制订了“一校一策”的全面“改薄”方案。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投入225.9亿元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完成原五年规划总投入的105.56%,项目覆盖全省11926所义务教育学校258万学生,分别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和学生数的93%和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