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史问廉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该纪录片通过对包拯、狄仁杰等历史上著名清官及他们背后故事的探究,解读了中国人千年的“清官情结”和“青天文化”,即对公平正义和政治清廉的不懈追求。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智慧的民族,科学上,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引领了当时科技发展的潮流;文学上也是灿烂辉煌,《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四大名著享誉海内外;在政治制度建设上,更是高屋建瓴。昨夜CCTV9记录频道播出的《鉴史问廉》第七集《制度之重》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政治制度。举荐制度:是古人选拔官员的一个重要途径。举荐制度脱胎于禅让制——舜帝就是被民众举荐而成为“三皇五帝”之一。舜因为孝贤在民间威望极大,后在历山耕田时,以德感召的当地人不再争田界,互相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两三年内就聚集成一个村落。尧帝年老,问四岳天下谁能继承共主之位,四岳皆推荐舜,成为舜帝。否则,舜的一生只能是一介农夫而已;历史上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是受到庞统的举荐,才有刘备“三顾茅庐”,拜为丞相。否则,诸葛亮只能是“草堂春睡足”的山野民夫而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也是因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时,以《举贤良对策》而受到皇帝赏识,擢拔为重臣,否则只能做一辈子私塾先生;还有西汉名将陈汤,一战歼灭匈奴,稳定了大汉的江山。但如果没有武安侯田蚡的举荐,很可能一辈子流浪街头,以乞讨为生。回避制度:河南内乡县衙内的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是中国古代“民为贵、君为轻”为官理念的具体体现。在政治地位上,受到了历代皇帝的推崇,民间享有崇高的威望,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内乡县衙之所以能得到推崇,与内乡县官无一人是河南籍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回避制度的作用,官员异地任职是籍贯的回避,避免了团伙主义、家乡派别的产生。后来避亲、避近等制度的形成更是避免了家族式腐败的产生的可能。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形成,隋朝是个开创性的年代,隋文帝是个开创性的人物,他“上台”后,下令每郡选三人考秀才,从此形成了以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开创了文人政治。“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写出了学子中举后的情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写出了底层民众因读书考试而能有机会改变命运的惊喜;人生三大幸事之一的“金榜题名时”,更是对科举制度的高度褒奖。纵观历史风云人物,几乎都是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范仲淹,小时划粥割齑的苦读,长大后中举为相,因科举而施展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文起八代之衰、后人称赞“不虚南谪路八千,赢得江山尽姓韩”的韩愈,等等,不胜枚举。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的人文精神,为大批天下寒士步入官场开辟道路,实现社会各阶层上上下下流动,带动了政治的清明,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监察制度:监察制度起于秦,成熟于清,从出土的前秦的竹简可以看出,秦朝已经明确了对官员的考核与处罚律令,设置了御史大夫这个监察的官职,并与丞相、太尉并称为“三公”,共同主持国政,开创了监察的先河。历代监察御史名称虽不断更换,但监察百官的职责没变。监察制度的设立,成就了一大批谏官的美名,如包拯、魏征等。其中韩一良是个悲剧性的谏官,他向皇帝上书《劝廉惩贪疏》,揭露官场卖官鬻爵的潜规则,可又不敢说出行贿受贿者的名字,本来可以成为“反腐先锋”的他,因为瞻前顾后而被皇帝免职;清朝的高成龄与他的结局恰恰相反,因反腐而受到皇帝的褒奖,高成龄发现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搜刮民脂民膏,上书皇帝《耗羡归公》,被皇帝采纳,使国库银两剧增,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腐败的有力工具,是治国治吏的法宝。有所作为的皇帝都会努力使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纠察、弹劾官员的职权,使官员不敢轻举妄动。巡视制度:巡视制度是监察制度的延伸和补充,是朝廷派大臣到各地监察地方官员是否廉洁称职的手段,朝廷“官名”为“巡按御史”,民间叫他“八府巡按”。舞台上的巡按御史更是威风凛凛,手捧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的权利。于是,民族一听说有巡按御史来查,就会拦轿喊冤。巡按御史被百姓们视为清廉、权力极大的官员,折射出了百姓对巡视制度和监察御史惩治贪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