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襄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人,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孟子》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汉文帝时列为博士科目。
想要了解更多“孟子见梁襄王”的信息,请点击:孟子见梁襄王百科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人,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孟子》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汉文帝时列为博士科目。
想要了解更多“孟子见梁襄王”的信息,请点击:孟子见梁襄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