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症状有哪些 甲型副伤寒有哪些检查方式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早期症状: 开始有全身不适,食欲不好,头痛;发热,
晚期症状: 5—6日内体温可达40℃,持续不退;表情呆板,前胸和腹部上有红色疹状,肝脾肿大,有轻度压痛;重时可有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等合并症,有合并症者死亡率高。
甲型副伤寒症诊断
状临床上以持续高热,5-6日内体温可达39℃至40℃(103?至104?
F)左右持续不退,表情呆板、相对脉缓,特征性中毒症状(全身不适、腹痛、严重腹泻、头痛等),肝脾肿大(有轻度压痛),玫瑰疹(前胸和腹部上有红色疹状)与白细胞减少、嗜伊红细胞计数为零等为特征。
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
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有合并症者死亡率高。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一)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75%~90%),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
病情逐渐加重,本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二)极期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1、高热高热持续不退,多数(50%~75%)呈稽留热型,少数呈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约10~14天。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较前更为明显,舌尖与舌缘的舌质红,苔厚腻(即所谓伤寒舌),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则以腹泻为主。
由于肠道病多在回肠末段与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3、神经系统症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是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所致。
患者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此等神经系统症状多随体温下降至逐渐恢复。
4、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20%~73%)或有时出现重脉是本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5、脾肿大病程第6天开始,在左季肋下常可触及腺肿大(60%~80%),质软或伴压痛。
少数患者肝脏亦可肿大(30%~40%),质软或伴压痛,重者出现黄疸,肝功能有明显异常者,提示中毒性肝炎存在。
6、皮疹病程7~13天,部分患者(20%~40%)的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2~4mm,压之退色,为数在12个以下,分批出现,主要分布于胸,腹,也可见于背部及四肢,多在2~4天内消失。
水晶形汗疹(或称白痱)也不少见,多发生于出汗较多者。
(三)缓解期相当于病程第3~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肿开始回缩。
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四)恢复期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
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1、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大多为3×109/L~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后者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回升。极期嗜酸粒细胞>2%绝对计数超过4×108/L者可基本除外伤寒。高热时可有轻度蛋白尿。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2、细菌学检查
①血培养是确诊的论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病日阳性率可达90%,第三周降为30%~40%第四周时常阴性;
②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尤适合于已用抗菌素药物治疗,血培养阴性者;
③粪便培养从潜伏期起便可获阳性,第3~4周可高达80%,病后6周阳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过一年;
④尿培养:病程后期阳性率可达25%,但应避免粪便污染;
⑤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也可获阳性培养。
3、免疫学检查
肥达氏试验伤寒血清凝集试验 即肥达反应阳性者对伤寒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
检查中所用的抗原有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鞭毛抗原共5种目的在于用凝集法测定病人血清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
病程第1周阳性反应不多,一般从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高至第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
有少数病人抗体很迟才升高甚至整个病程抗体效价很低(14.4%)或阴性(7.8%~10%),故不能据此而排除本病。
Widal试验已沿用近100年60年代曾有人对其特异性提出异议,认为其结果存在着混乱模糊的情况,非伤寒发热性疾病Widal‘s试验也呈阳性结果如各种急性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性疾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均可出现阳性结果。
Perlnan等认为无菌的结肠细胞和肠杆菌可能有共同的抗原结肠粘膜损害所产生的抗结肠抗体与沙门菌菌体抗原起交叉反应,因此对肥达氏反应结果的判定宜审慎,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还应强调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的对比,有人提出应用流行菌株抗原与国际菌株相比,阳性率可提高建议用当地流行菌株取代国际标准菌株,以提高流行区域伤寒诊断的阳性率。
一、病原治疗:选用适当抗菌素。
1、对非耐药菌株感染、血象、肝、肾功能正常者,可选用:氯霉素,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氟啶酸和其他辅助药物。
2、对耐药菌株感染、血象、肝、肾功能正常者,可选用: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啶酸或氟秦酸、头孢三秦、头孢他定和其他辅助药物。
3、对妊娠合并伤寒,小儿伤寒,血象低,肝、肾功能不良者,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头孢三秦、头孢他定和其他辅助药物。
4、对伤寒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者,应联用抗生素,加强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
5、对慢性带菌者:应选用有效抗菌药联用,药量足、疗程长,有并存症者应用特需药物进行治疗。
二、并发症治疗
1、肠出血治疗:加强抗感染、止血、出血量大输鲜血,止血无效可考虑手术。
2、肠穿孔治疗:加强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胃肠减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
三、中医中药治疗:根据病情发展按卫气营血辨证施治。
四、对症支持治疗:指高热、毒血症状严重、腹胀、腹泻、便秘的治疗。
副伤寒甲、乙、丙的发病机理是病原体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爆发流行。
副伤寒甲、乙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
副伤寒丙的肠道病变较轻,肠壁可无溃疡形成,但体内其它脏器常有局限性化脓病变,可见于关节、软骨、胸膜、心包等处。
本病的病原是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族(组),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长1~3.5μm,宽0.5~0.8μm,周有鞭毛,能活动,不产生芽胞,无荚膜。
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较强,在水中一般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能维持1~2月,在牛奶中不仅能生存,且可繁殖,能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持续数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日光直射数小时即死,加热至60℃经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在3%石炭酸中5分钟即被杀死,消毒饮水余氯达0.2~0.4mg/L可迅速致死。
伤寒杆菌只感染人类,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此菌在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以少量内毒素注射于人或家兔静脉内,可引起寒战,发热,不适和白细胞减少,这些现象和伤寒病人的表现极相类似。
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均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但这些并非保护性抗体。由于“O”及“H”抗原性较强,故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以辅助临床诊断,亦可用以制做伤寒菌苗供预防接种。
“Vi”抗原见于新分离(特别是从病人血液分离)的菌株,能干扰血清中的杀菌效能和吞噬功能,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但抗原性不强,所产生的“Vi”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较低且为时甚短;当病原菌从人体中清除后,“Vi”抗体滴度迅速下降。“Vi”抗体的检出虽对本病的诊断无多大帮助,但却有助于发现带菌者。含有“Vi”抗原的伤寒杆菌可被特异的噬菌体裂解。利用“Vi”Ⅱ型噬菌体可将伤寒杆菌分为约100个噬菌体型,对追踪传染源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