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单哥、单姐。 随着年龄越来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奔跑吧,单哥、单姐。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交际圈反而越来越窄,越来越限制在同事、大学同学、工作伙伴等小圈子里。以前上大学的时候,还能经常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结交许多朋友,而自从工作后就越来越孤单了。相亲之路也漫漫无期,年龄小的缺少共同话题,四五十岁的感觉有代沟,跟自己年龄相仿的,性格、嗜好、习惯、家庭等许多方面都要考虑,你看上人家,人家还不一定看上你,合适的人太少。相亲多了反而厌了,于是变成家—办公室—家的AB循环,习惯了足不出户,没有人打扰,也不用看人脸色,感觉自己不知不觉被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绑架,上网依赖,而现实交际圈子变得狭窄。 “脱单"很多时候要摆脱我们的一些爱情心理魔障:
1.恐爱型 不知如何去开始一段恋爱,也许因曾经的情感创伤体验,或因习惯了一个人,害怕被人介入。这种心理可以尝试一些技巧, 刚开始时,不一定需要确定恋爱关系,只是作为与异性交往的一个经验。在这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内心的困扰,但坚持下去就是成长,有助于对关系进行反思,并确认自己是不是想让关系继续深入。
2.自恋型 坚持活在自己的幻觉中,觉得爱情的失败都是他人的原因,自己只是个美好的“逐梦人”。 过度自恋的人心比天高容不下世间人,古怪性情加上内心缺爱,却又将人生的失败推给身处的社会时代。他们往往以为自己阅人无数,却完全不知道有广泛撒网和云备胎这件事;喜欢高谈阔论、喜欢插手他人的爱情,却不知爱到底为何物。 一边要平等,一边又接受着对方的照顾。一边号称看透了爱人,一边又以爱情为名肆意妄为。心理学有一种理论解释:一个人谈恋爱很多时候是和自己谈恋爱,因为你所选择的对象是你心里投射出来的映像,而这种映像和你的成长经历有关,比如如果一个从小缺失父爱的女生,在将来选择对象的时候会选择比自己大很多的男生,来补偿父爱,再比如如果一个女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偶像的男影星,可能在她进入成年之后,会选择她潜意识里压抑的少女的情愫,和偶像影星的长相气质性格差不多的人,换句话说,这些是用来展示我们的内心世界的,可能选择的是一种感觉而非现实。所以自恋型需要考虑的是我们恋爱的选择,和选择后我们该怎样承担的结果,因为爱情不是看上去很美的七色彩虹,而是品尝起来复杂的五味瓶。
3.自卑型 认为自己的外貌、身材、工作、家庭不够好是未能脱单的原因。这其实是个性中的缺乏自信导致的, 如果不愿意接纳当下的自己,很难想象别人眼中自己的魅力在哪里,即便外在条件改变了,自卑的焦虑始终存在,因为没有最好,还有更好的?会一直在这种状态中找不到自我和自信。建议做以下改变 :“做自己”,表现真实的自己,不矫揉造作,不刻意模仿别人的说话、做事风格。 学着打扮自己,不一定是化妆,不一定是穿个性的衣服,但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style,服饰起码要能“遮丑”(掩盖自己身材和肤色的缺点),最好是能显示自己的优点和美感。培养独特的爱好,哪怕是喜欢看时事新闻,也可以扩展自己的眼界,当然可以做一些更有生活情趣的小小事情咯,有时不经意的一些事情,会让人对你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