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心身疾病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科学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作用也相应地得到重视。目前普遍地认识到,精神和躯体或者说是心与身体。人的生命系统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全部活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所谓心理因素,系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冲突、紧张、不良习惯和人格特征等。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 心身疾病的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由于它具有生理上的障碍,因此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从之一界说可知,心身疾病是一种生理上的躯体疾病,但又与一般的生理性疾病不同,而且也不同于神经症,因为神经症只具有比较模糊的躯体症状,往往找不到具体的器质性改变。黄永进 心身疾病病因 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身疾病是多种因素复合形成的。不同的心身疾病及不同阶段,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历史上有关心身疾病的致病学说反映了不同时期学者的认识,以不同的视角来看都是相对真理,但是,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心身疾病。其实现在的多因素发病学说也是在各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心理动力学说 主要由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他们认为心身疾病因是潜意识冲突与躯体与器官功能的联系。对心理动力学说,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贡献。Deutsch提倡器官语言,认为是潜意识冲突的心理动力供应特定器官,表现的症状就是符号化了的“器官语言”。Alexander则认为潜意识冲突导致精神紧张,改变了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扰乱了神经内分泌系统而出现器官症状,可见心理动力是病因,而发病机制则各人解释不尽相同。 (二)心理生理学说 如果说心理动力学是强调病因,则心理生理学说着重于发病机制。Cannon的“应急”(emergency)反应,巴甫洛夫的实验神经症,都说明神经刺激可以影响和改变器官功能,即心理活动可影响生理过程,甚至引起疾病。Selye的“应激”学说更带动了内分泌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参与,近年来发展较较快的临床心理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的临床应用相结合,对于将心身医学整合到临床各分支学科无疑将会有极大的推动。其实心理生理学说已经不限于情绪活动对器官功能变化的观测,同时也注遗传素质等生物学因素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心理生理学方向的倡导者是Wollff和Holmes等人。 心理生理学说在现代心理应激理论(不是Selye的应激概念)有充分的体现,可以认为是当前心身障碍致病学说的代表。 (三)学习理论 传统的学习理论,只是指条件反射学习,不论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还是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都是将强化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要素来说明的。人类心身障碍症状的形成,固然有条件反射的因素存在。但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learning)及模仿(modeling)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是A.Bendura为代表的学派提出的。他们对学习的认识有以下四点。 1.观察学习与模仿观察学习又称替代性学习(vicariouslearning)是指借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掌握复杂的刺激,反应、强化相互关系的学习方式。模仿也是观察他人行为后,进而仿效的学习活动与观察学习不尽相同。 2.学习与行为表现学习中吸收信息,而行为表现是根据新信息、新认识做出的行动。所以,学习并不一定有行为表现,这说明“学习”与“行为表现”并不一定相同。 3.强化的作用个体可以不经过强化来学习,即强化并非观察学习所必须。奖励与惩罚只是观察者提供参考及有用的信息;强化影响的是表现,而不是学习。 4.自身行为影响个体不仅受他人行为影响,也受自身行为影响。前者称为替代性强化(Vicariousreinforcement),而后者则称为本能性强化,是个体自身以内化标准规范强化行为。 心身障碍有一部分是习得的,其中有的属于条件反射性学习,如哮喘儿童可因哮喘症状获得父母的倍加照顾(奖励性强化);也有是通过观察或认知而习得的。如儿童的有些习惯可能是对大人习惯的模仿。因为这些习惯的养成中并无强化的影响。又如医学生中常见的是学什么病,出现什么症状,则完全是认知后的自我暗示,可以纳入本能性强化。黄永进 中介机理的研究 有关心身疾病发病机理,是什么情绪和心理因素会引起机体各系统的疾病?现在从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进行研究。 (一)神经生理机理的研究:心理社会因素的应激可传入脑内,若主观认为是恐惧的信息,就会引起惊恐、焦虑或愤怒。这种恐惧心理又对大脑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以至导致功能障碍,当心理反应时,交感神经中枢兴奋,通过网状结构向下传递,可引起总体性交感神经反应,多而导致血压上升、全身代谢增强、胃肠道抑制等。如副交感神经活动亢进时,上述的功能活动起着相反作用。因此长期持续的心理反应能使交感和副交感的对立统一出现失调。 (二)神经内分泌机理的研究:内分泌系统具有使机体适应环境的作用,下丘脑垂体激素有调节肾上腺、甲状腺等激素的作用。心理因素能改变激素水平,因而影响所有的代谢过程,如高度紧张或抑郁状态时,血液儿茶酚胺含量增高,一旦这种因素多次反复,可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持续增高,激素水平的改变影响代谢过程。经过反馈作用,促使神经递质更新率,儿茶酚胺增高,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可使整个功能的稳定性改变,从而可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 (三)免疫机理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有密切关系。心理因素影响激素的分泌,从而可使免疫功能降低而引起疾病。例如支气管哮喘和部分癌症病人在病前多有心理因素的既往史。 心身疾病的范围 早期提出的典型心身疾病有:消化性溃疡、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毒症、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等等。这些多为公认的。近年来范围有所扩大,几乎包括所有躯体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甚至癌症亦纳入心身疾病范畴内。 按各器官和学科分类有: (一)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率不齐等。 (二)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痉挛、精神性(心因性)厌食等。 (三)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慢性胰腺炎等。 (四)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肥胖症等。 (五)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挛性斜颈、植物神经障碍等。 (六)泌尿生殖系统:遗尿、阳萎、月经不调、经前紧张症等。 (七)肌肉骨骼系统包括免疫机制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肌痛、颈臂综合症等。 (八)皮肤科: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搔痒症等。 (九)眼科:青光眼、弱视等。 (十)耳鼻科:美尼尔氏综合症、口吃、咽部异物感等。 (十一)妇科: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等。 (十二)口腔科:舌痛、口炎、口臭等。 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病:导致血压升高难度因素很多,而人们的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改变是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长期持续精神紧张或焦虑因素,使血管阻力增加,便产生血压上升。同时,交感神经的长期兴奋,使肾小球动脉持续收缩,久的形成高血压。 (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心理因素和性格特征起着明显作用。胆固醇含量增高和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条件。但目前发现胆固醇增高主要原因是情绪因素,否定是饮食。也是研究者指出,冠心病与人们性格有密切关系。即A型性格者比B型性格者患病率为高。 (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瘘管实验指明,心理因素可改变胃液分泌,如愤怒、紧张、惊慌和憎恨等心理因素往往使胃酸增加,而抑郁、苦闷或焦虑等胃液减少。火灾、洪水、空袭和地震等造成的心理影响,常可引起应激性胃溃疡。在通常情况下丧偶、离婚、恐惧、失败等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这些心理因素都可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从而使胃液酸度增高,引起溃疡疾病。 (四)支气管哮喘:心理因素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支气管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增加气流阻力。这种体液免疫反应,是心理因素和肾上腺一受体功能障碍降低引起的。 (五)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本症的发生与患者性格特征有关,常见于易激怒、过敏、多疑善感等性格。特别是在强烈、急剧的心理因素影响下,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因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的利用加速,因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 (六)荨麻疹:寻麻疹虽属过敏性疾病,但与心理因素的关系较密切。特别是慢性反复发作时,尤为明显。与过敏紧张、焦虑、烦闷等心理因素也有关。有的患者因烦闷会使荨麻疹不能再度发生。 心身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首先要采集详细病史,进行全面的躯体、神经系统、精神状态、物理、生化检查。还要考虑有关实验室检验和心理检测。最后确定诊断,下述几条可作为参考依据。 (一)确定心理一社会因素存在; (二)心理一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三)病情改变常受心理一社会因素影响; (四)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性格和易感性有某些关系; (五)排除神经症,特别是癔症、疑病症、焦虑症等。 心身疾病治疗 (一)药物治疗:是对心身疾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但并不能根治。可用抗焦虑药,如苯二氮类,能消除焦虑、紧张、有良好作用,可促进疾病的恢复。 (二)心理治疗:保证解除患者的疑虑等治疗外,还应根据具体病情使用以下方法: 1.行为治疗:是以学习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治疗方法。让患者学会和适应新的反应方式,消除或克服旧的病态的反应方式,以纠正、克服或消除病态症状。主要训练患者控制自己的行为。其主要方法有,条件的消退和条件的对抗。 2.生物反馈治疗:籍助于仪器,让患者能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矫正内脏的反应。具体方法为,应用生物反馈装置,以躯体生理信息转变成易于理解的信号或计数。提示患者有意识的去控制病理过程,通过不断的反馈,促使功能恢复。 3.自我训练:内容有自我矫正、自我中和。自我矫正是一种自我训练的方法之一。以自我功能去平衡失调的方法,在治疗心身疾病时,尚有训练特定器官的方法。自我中和是解除受压抑的心身症状。治疗时采取自我释放、自我疏泄和自我言语表达的方法,在进行疏泄时,一旦在自我训练后感到有所改善,可引导患者更主动的发泄或讲出心理和躯体的症状。 心身疾病防制 提要 心身疾病的定义,特点和发病趋势;有关的危险因素:社会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障碍、人格类型;心身疾病的防制。 案例 ××,女,46岁,性格争强好胜,自我要求严格。其父患肺癌住院,母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在家,其夫胆囊炎住院手术,其子适值高考。本人工作重担在肩,不能脱身,每日除完成大量艰巨工作外,还奔波于两院所医院,照顾父亲和丈夫。回家后还要关心和照顾儿子的高考复习,持续地高度紧张、忧虑导致突发性的应激性消化溃疡。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又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是一组躯体疾病或综合征。它们的发病、发展、预后、转归以及预防和治疗都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心身疾病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也称心理生理医学(psychophysiological medicine),是一门研究社会-心理等因素和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是医学领域内研究心身相关的一个医学分支。 早在2000年前,我国《内经》中就记载了“喜怒不节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些论述都强调了情绪、心理状态的安定与平衡在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心身医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已承认了心理、社会等因素在某些躯体功能失调蝇成为致病的动因;溃疡病可以由心理冲突诱发;不同的人格特征可以有不同的心身疾病;人际关系中有社交障碍的人易发生心身疾病,以及未解决的潜意识冲突是和躯体疾病有因果关系等。60年代以后更向着心理生理方向发展,而且还重视了以患病的群体为对象、重视社会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神经突触变化等细胞、亚细胞水平的研究。 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特点和发病趋势 一、心身疾病的特点 (一)心身疾病必须具有与躯体症状相关的体征;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是社会-心理因素或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 (三)心身疾病通常涉及到的是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四)同样强度、同样性质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一般人只引起正常范围内的生理反应,而对心身疾病易患者则可引起病理生理反应; (五)遗传和个性特征对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个性特征的人易罹患霜一“靶器官”的心身疾病; (六)有些病人可以提供较准确的社会-心理因素致病过程,大部分病人不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但能感到某种心理因素能加重自己的病情。 二、心身疾病的范围 (一)心血管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二)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枯草热。 (三)消化系统 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过敏、神经性呕吐和食道贲门或幽门痉挛等。 (四)泌尿生殖系统 月经紊乱、阳萎、痛经、经前期紧张症、神经性多尿症等。 (五)内分泌代谢系统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症等。 (六)皮肤 神经性皮炎、搔痒症、斑秃、过敏性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等。 (七)肌肉骨骼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斜颈、紧张性头痛等。 (八)神经系统 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等。 以上所列各种疾病中,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溃疡病是更为明确的心身疾病。 此外,有人还把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妊娠毒血症也归入心身疾病的范围。 三、心身疾病的分布趋势 心身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较广,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略高于1/3为躯体疾病,不到1/3为神经官能症,其余1/3即为心身疾病。美国一个有1600名居民的社区中,曾患溃疡病者占居民总数中的7%,支气管哮喘者3%,高血压者8.6%,神经性胃病者6%,消化不良症状者8%。这个调查尚未包括冠心病和经前期紧张症等其他常见的心理生理疾病。 性别分布呈现女性一般高于男性。但有些病种如溃疡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则以男性患病率为高,而甲状腺功能亢进仍以女性为多。 年龄分布方面,65岁以上的老人和15岁以下的少年患病率较低,青年人略高,患病率高峰为更年期。 总之,心身疾病的分布呈现为城市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工业化的社会高于工业不发达的社会。流行病学研究还表明,近年来心身疾病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与心身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一、社会因素 50年前,溃疡病和高血压病患病呈男性高于女性,约为4:1;而近年来男女患病比例已逐渐接近,溃疡病约为3:2,高血压病已接近1:1。据分析可能是由于愈来愈多的妇女参加了工作和社会活动,因而增加了社会心理刺激的结果。另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发病机会最多者是中层社会中经济条件偏低者,为了竞争以获得较好的生活条件,他们要付出较多的努力,但他们的个人要求和需要并非经常可以得到满足,因而这种个人需求和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就可以引起心身疾病。 人们对社会因素的应激可使血浆肾上腺素活性升高,如焦虑、紧张、陌生情况可增加肾上腺素分泌,恐惧、愤怒、挫折均可使血压升高,对有高血压素质(生理始基)者,血压持续增高的倾向更强。愤怒似乎与收缩压增高有关,如果愤怒被阻抑,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则可引起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延续下去可发展为以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为特征的原发性高血压。 二、心理因素 一般能引起人产生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心理刺激最易致病。人的心理活动通常与某种情绪活动相关联,如愤怒、恐惧、焦虑、忧愁、悲伤、痛苦等情绪虽然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心要反应,但强度过大或时间过久,都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这些消极情绪经常反复出现,引起长期或过度的精神紧张,还可产生如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血压持续升高等病变,从而导致某些器官、系统的疾病。 心脏病患者情绪紧张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如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早搏。紧张情绪可导致兴奋亢进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进入血流,动员储存的脂肪,使血中的脂质增加,当这些游离的脂肪酸不能被肌肉活动所消耗,就可能导致动脉硬化。 心理应激还能引起胃肠分泌增加。愤怒、激动、焦虑、恐惧都能使胃液分泌和酸度升高,而抑郁、悲伤则可使胃液分泌减少和胃肠蠕动减慢,长期焦虑还可使充血的胃粘膜糜烂。 在支气管哮喘疾患中,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者约占30%。有支气管痉挛素质、易产生IgE抗体者,哮喘易被促发。哮喘的病程可因心理因素而改变。有些儿童的哮喘只在家中发作,在学校则不发作,甚至在两种场合都接触同样的致敏原也是如此。说明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有些哮喘患者可由条件反射而引起哮喘发作。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伴有心理上损失感(feeling of loss)的刺激,对健康的危害最大。根据对居丧的903名男女长达6年的追踪观察,发现居丧第一年的死亡率高达12%,第二年为7%,第三年为3%,而对照组分别只有1%、3%和2%。另一调查表明,中年丧偶者更为严重,比较他们与同年龄组的死因,以8种疾病的差异最为显著,脑血管病为对照组的6.2倍,冠心病4.6倍,非风湿性心脏病3.4倍,高血压性心脏病8.2倍,全身动脉硬化7.1倍,肺结核7.8倍,肺炎和流感5.5倍。其他如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比例也很高。 三、生理因素 (一)生理始基(analogue) 即心身疾病患者在患病前的生理特点。为什么同样的心理社会刺激,如地震、洪水、战祸、灾荒等波及大量人口的刺激,其中只有少数人得了心身疾病?为什么这些患者的心身疾病又不都是一种病?如有人患溃疡病,有人患高血压,有人却患冠心病,这主要是由患者的生理特点不同所致,因而使他们具有对不同心身疾病有着不同的易患性(vulnerability)。如在溃疡发病过程中,胃蛋白酶的增高起重要作用,由于它消化了胃粘膜而造成溃疡。实际上,患者在病前,其蛋白酶的前体——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就已经比一般人高,因此这种胃蛋白酶原的增高即可称之为溃疡病的生理始基。然而有溃疡病生理始基并不一定会有溃疡病,因为人群中有相当多的人具有这一特征,而其中只有一部分溃疡病患者是由于社会心理刺激对他们起着“扳机”(trigger)作用。说明只有生理始基和社会心理刺激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会有溃疡病的产生。 现已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的生理始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症的生理始基,高蛋白结合碘者则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生理始基。对生理始基的研究不仅对了解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这些疾病的预防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 (二)中介机制(mediator) 心理-社会因素以各种信息影响大脑皮层的功能,而大脑皮层则通过植物神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些重要的生理中介机制,影响内环境的平衡,使靶器官产生病变。 1.植物神经系统 当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发生过于急剧或持久的改变时,即可能造成心、肺、胃、肠、血管、腺体、皮肤、肌肉等器官和组织持久的活动过度或不足,导致品质性病变,这就是心身疾病发病机制的早期假说:心理因素—大脑皮质功能改变—植物神经功能改变—内脏功能障碍—内脏形态学改变。如结肠过敏症等。 2.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情绪应激下,内分泌系统功能很容易发生变化,焦虑、忧郁等情绪反应都可以用17-羟固醇来判定其程度。可见,心理因素或情绪状态与内分泌功能状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神经递质系统 在情绪应激时都伴有中枢儿茶酚胺浓度的升高,另一中枢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水平下降。中枢神经递质的改变,可以继发地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和内分泌腺活动的改变,并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些改变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4.免疫系统 在社会心理应激情况下,可影响到T细胞的功能,导致免疫功能的紊乱或减退。 四、情感障碍 在人的精神活动中,情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情绪良好使人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思考敏捷,效率提高,反之则使人精神萎靡,思考迟钝,效率下降。 常见的情感障碍有焦虑(anxiety)、忧郁(depression)和应激性(irritability),指各种不同程度的易怒倾向。 五、人格类型 近代的研究资料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有些心身疾病具有特殊的人格特征。 对癌症的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孤独、矛盾、抑郁和失望情境下的人易患癌症。如有人对1337名医学生进行追踪观察,发现有48名癌症患者都具有共同的人格特点,即内向、抑郁、隐藏着愤怒和失望。 有一学者对100多名企业人员作长期观察中发现,约有75%的人,其冠心病发作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操劳和精力消耗,他们在紧张工作期间血中指质水平明显升高。还发现大多数病人属于A型行为模式(type A behavioral pattern)或称为“冠心病易患行为模式”。其特征为:(1)为取得成就而努力奋斗;(2)富有极大的竞争性;(3)很易引起不耐烦;(4)有时间紧迫感;(5)语言和举止粗鲁;(6)对工作和职务提出过多的保证;(7)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有的学者认为A型行为并非是冠心病的结果,而是起因。A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而且其胆固醇、甘油三酯、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岛对葡萄糖的反应者增高,凝血时间缩短。经常出现抑郁的冠心病患者更易患心肌梗塞。 六、遗传 患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的家族中,患同类疾病的机率比一般人群高10倍,他们往往具有共同的性格和生理素质。此外,冠心病家庭成员多有高脂肪膳食、吸烟、饮酒、缺少体力活动等相似的生活方式。 心身疾病的防制 一、第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是防止社会-心理因素长时期反复刺激并导致心理失衡的主要措施。培养比较完整的健康心理素质,提高应付危险因素的能力是预防心身疾病的基础。《内经》素问篇中提出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著名论点即反映了祖国医学很早就阐明了讲究心理卫生,加强自我保健的深刻意义,即在社会-心理因素刺激的情况下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仅注意躯体健康,还应保持心身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统一。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家长和老师应注意培养、教育儿童乐观向上,关心他人,互相爱护等健康心理,耐心纠正可能产生的偏离心理,对防止儿童时期情绪障碍和成人期的心身疾病都有重要意义。 二、第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是防止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心理失衡阶段发展成为功能失调阶段的重要措施,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第二级预防的核心。祖国医学重视对心身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华陀的《青囊秘录》中早有记载:如“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医其病”的论述,又如《汉书.昭明文选七发》中记有吴客只以要言妙道劝导生病的太子,使之幡然悔悟,放弃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端正了思想,使身体恢复了健康。这些记载表明祖国医学在心理卫生和心理治疗方面早已是源远流长了。 接受心身疾病患者就诊的第一位医生往往不是心理医生,因此要求现代临床医生必须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可以引致心理失衡,进而导致功能失调,最后发展为躯体疾病的心身疾病规律,积极采取第二级预防措施。通过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和治疗,及早帮助的指导患者恢复失衡的心理,及早调整患者的功能失调,阻断病情向躯体疾病方向转化。 三、第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是针对患者在经历心理失衡、功能失调进入躯体疾病阶段情况下防止病情恶化的重要措施。这个阶段不仅依靠有效的药物,还应充分估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作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要求医生有较高的医德修养,较广的医学知识,较娴熟的医学技能,医患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相互合作的亲密关系。 现代医学对心身疾病的治疗大致分四方面: (一)心理治疗 应在比较充分了解病人的病史及心理状态下再对病人进行解释、指导和鼓励等,使病人逐渐树立信心,处理好心理刺激和心理矛盾。某些人格特征(如坚韧性格)能够减轻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健康的有害影响。如患早期乳腺癌而后来未复发的存活妇女中,对疾病采取否认或斗争态度的明显多于默认事实,忍受痛苦或感到无助及绝望的患者。 (二)生物反馈和行为治疗 如我国的气功疗法、印度的瑜伽(Yoga)疗法者是利用自己的意志去控制或调整内脏的活动以达到治疗强身的目的。有人对50例A型性格的冠心病患者进行10周有规律的运动训练,发现A型行为有明显的转变,体重、血压和血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自我训练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每天有一定时间松弛紧张情绪,听轻音乐、练书法、画画、栽培花草以及运用生物反馈(biofeedback)疗法等。生物反馈疗法指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内脏反应,使通常人们意识不到的生理活动如血压、心率、胃肠蠕动、皮肤温度等,通过灵敏的电子仪器予以显示,如此反复进行,使患者学会在某种程度下调节这些功能,以达到预防发作和治疗的目的。 (三)环境治疗 对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家庭、邻里或工作单位作适当的调整,通过解释、指导以解除矛盾,协调关系,必要时可考虑请病人短期住院或更换环境。 (四)精神药物治疗 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可根据病情,配合用一些抗焦虑药,如安定、利眠宁等,或抗忧郁药,如阿密替林或多虑平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