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雷峰塔被扔成钱山新闻"

雷峰塔被扔成钱山新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雷峰塔被扔成钱山新闻

中国人的素质越来越高了,在公园里乱扔果皮纸屑的人也少了。不过,游客在景区扔钢镚纸币的热度却依旧不减。

游客在景区里扔钱,多半是为了祈福,讨个彩头,所以往寺庙扔钱的特别多。除了专门设立的“功德箱”,有的寺庙还会开辟一个小水池之类的地方给大家扔钢镚。

▲ 寺庙许愿池

不过要说这些地方也够用了,干嘛要往博物馆的佛教造像上扔?

其实吧,扔钱这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要解决中国人为啥爱往景区扔钱的疑问,我们还得找找这个行为的源头。

《左传》说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国家的大事就俩,一个是祭祀,一个是打仗。

祭祀呢,就要通过向神灵进行供奉,换取神的馈赠和保护。最开始,人们祭祀的代价还是比较高的,因为那时候的牺牲品是活人。后来才改成其他东西,比如牛、羊、玉璧。

▲ 清代祭祀场景

这时候,扔钱的雏形就出来了。

先秦时代,中国人通过燎(火烧)、埋(土埋)、沉(投河)三种方式把玉器奉献给神灵,换取庇佑。

历代的皇帝也会用类似的方式祭天,比如往名山大川投放黄金和玉,称之为“金简玉牍”,据信这会把他们的祷告带到神灵面前。

武则天就曾经在嵩山投了一块金简,到1982年被一位农民在山沟里捡到了,现在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 武则天投于嵩山的金简

民间的祭祀就没有皇室那么土豪了,不过方式差不多,比如丢牛羊到河里祭祀河神。

于是,最晚到唐代,往风景名胜丢钱,成了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唐代《朝野佥载》中曾记载并州有一个妬女泉,泉水澄澈千丈,“祭者投钱及羊骨,皎然皆见”。

另外,佛教在这件事儿上也功不可没。

佛法告诉人们,“修财布施得财富”。所以与其把钱白白扔河里,不如放进寺庙的功德箱,用来修葺庙宇佛像、维持僧侣开支,还能获得福报善果。

▲ 寺庙功德箱

由于宗教热情高涨,有的信徒甚至会直接在做法事的时候,把财物撒到得道高僧的身上。唐代《续高僧传》中提到宝岩和尚在“俗讲”时,信众拼命往他身边丢财物,“士女观听,掷钱如雨”。

除此之外,扔钱这个行为也有点意式风情。《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就往水池里扔了个硬币。那儿就是著名的特雷维喷泉,也叫许愿池。

▲ 特雷维喷泉

传说背对喷泉从肩以上抛一枚硬币到水池里,就有机会再次访问罗马;情侣一起投入硬币,爱情就会永恒。所以来罗马的游客基本会到这儿,扔一枚硬币,许一个愿望。

借着电影和其他传播渠道,“许愿池”的概念和中国的祭祀传统、佛教习俗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逢雕像、古物、水池就扔钱,准没错儿。像恐龙化石这种古老而神秘的东西,当然要扔点钱许个愿了。

不过,许愿归许愿,扔钱还真得注意场合,影响了别人的参观体验或者是海龟的正常生活就不好了。

所以,放过恐龙和海龟,别盲目跟风,找个专门的许愿池去许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