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声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历史知识
乐律术语。始见于《荀子·乐论》。(1)音阶中的五声。沈括《补笔谈》卷一:“变宫在宫、羽之间,变徵在角、徵之间,皆非正声。”(2)能发生共振的乐音。沈括《补笔谈》卷一:“声律高下苟同,虽在他琴鼓之,应弦亦震,此之谓正声。”(3)先秦时称“雅颂之声”为正声,称“郑卫之音”为奸声。《荀子·乐论》:“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4)以“太声”、“正声”、“少声”区别由低到高的三个八度组的律名或阶名。曾侯乙钟铭已有“太”、“少”前缀词。相对于“太”(低八度)、“少”(高八度)而言,中间八度的律音为正声。
正声的解释 1.纯正的乐声。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此谓淫风,不可不改。” 章炳麟 辨诗:“ 隋 世 龟兹 乐盛行閭閈, 文帝 尚云‘无復正声,不祥之大’。”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2.谓符合音律的标准乐声。六韩·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
正的字典解释 正 zhèng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
声的字典解释 声 (聲) shēng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
指正税之外的各种税收。起源很早。南朝时已有记载。南史·宋纪中·武帝:“东境去岁不稔,宜广商货,远近贩鬻米粟者,可停道中杂税。”唐代已成为征收中的正式名目。旧唐书·食货志上:“大抵有唐之御天下也,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