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中医养生之道:要补更要守

中医养生之道:要补更要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中医养生之道:要补更要守

健康长寿是人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和美好心愿,如今很多人重视养生,不管自身体质虚实,看到市面上种类繁多的补品就“跃跃欲试”。

其实,养生要补更要守,“守住”身体里的精、气、神,让这些精微物质充分发挥作用,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以下几种情况就须尤其注意。

话多耗气伤津。中医认为,“多话语则耗气”,如果长期从事教师、话剧演员等用嗓过度的职业,很容易耗气伤津,频频出现口干咽燥等症状,或咽炎、喉炎、声带息肉等疾病。

此时若用甘寒的胖大海、麦冬等泡水,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还可能因药物寒凉而损伤脾胃。这是因为只补阴,忽视了益气的重要性。

这种情况下,首先应当少说话,减少用嗓,守固气阴;如实在无法避免,可在胖大海、麦冬基础上稍加太子参、蜂蜜等,可益气生津。

熬夜伤血。中医认为,与无形的阳气相比,有形血液属阴。“昼则养阳,夜则养阴”,夜晚是养阴血的重要时间。

如果经常熬夜,或因各种原因长期昼夜颠倒,会导致阴血耗伤而出现健忘、脱发、月经不调等症状。

此时最需要做的不是服用阿胶等补血之品,而是立刻调整作息,守护阴血;

其次,可在睡前热水泡脚,能够引火归元,促进睡眠;再次,可以将龙眼、红枣、百合等配小麦熬粥,以养血助眠。

纵欲伤精。肾精来源于先天,又有赖于后天的水谷滋养,它在人体起着生殖繁衍、充养髓骨和调节全身机能的作用。

房劳纵欲而伤精者,不仅会表现出生殖方面的异常,还可见骨软乏力、脑空无物和身体温度感觉异常等表现。在这方面,中医养生提倡“守精”:首先要做到节欲保精;

其次应适当参加户外活动,疏理肝气,健运脾胃,以后天养先天;

此外,还可以用黑豆、薏米、核桃等煮粥调养。

过劳耗气。合理的劳作,有利于疏通气血、活动筋骨、增强体力,但违背常规过度劳作,就会影响到健康。

中医认为,“生病起于过用”,只有劳逸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才能守住正气,维持体内平衡状态,达到健康长寿。

悲则气消。《黄帝内经》认为,“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这句话是说,过度悲伤会导致心肺之气消耗。一般悲伤爱哭的人,就比较容易神色黯淡体质差,这是心肺之气被伤的表现。

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调畅情志,防止过悲伤气,可运用《内经》五情相胜理论,“喜胜悲”,在人悲伤时,尽量用能调动喜悦情绪的事物缓解其悲伤,比如讲讲笑话,外出欣赏美景等,分散其注意力。

思虑伤神。过度思虑容易耗伤心神,导致心神失养,整日恍惚不宁。

中医认为,惊、恐能抑制思,可以准备一些“小惊喜”,暂时让人从思虑中脱离出来。

平时适当放空自己,出去散散步,舒畅心情,多吃一些瓜类豆类等疏肝健脾的食物,对守神有一定帮助

专家小传

王彤,医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周六下午出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