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上海动感101康康,有一期节目叫做“不可忘记的,不可原谅”求稿

上海动感101康康,有一期节目叫做“不可忘记的,不可原谅”求稿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上海动感101康康,有一期节目叫做“不可忘记的,不可原谅”求稿

周四晚间的101不眠时间,要和你说的,是一个比较沉重,有点严肃的话题。比我们以往任何一个说过的话题都要严肃和沉重。虽然我曾经考虑过放弃这个话题,但是,当我看到天涯上的一些帖子,和身边一些85年86年甚至更小一些的小朋友对这个话题的反应时,我想,身为一个广播工作者,有些话,如芒刺在背,鱼骨在喉,是一定要说的。

今晚的话题叫:不能忘却的不可原谅。让我们从一部叫《南京!南京!》的电影开始说开去。

《南京!南京!》是导演陆川继《可可西里》之后的最新作品。全片从头到尾全部采用黑白镜头,以史诗大片一般的视角,复原出70多年前阴郁冰冷冬天里的南京城。就像影片的英文名叫city of life and death。南京城里的生与死:这是对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的那座城市,最准确的形容。当你面前只剩下生和死,人性、尊严、情感就统统都被抛在了地上,什么都不剩。

去看《南京!南京!》之前,我被我的朋友们告诫说,要带好一包纸巾。我说我现在的泪腺早就没有以前那么发达了,朋友反问说那你看《辛德勒的名单》时哭了吗?我答是,于是朋友说,那你还是带好两包纸巾。

于是,在看完之后,我和朋友们之间的讨论不再是几包纸巾的问题,而是,看的时候,心里有多沉重,看的时候,分别是在哪些片段中忍不住落泪的。

每一个黑白画面,每一张麻木没有表情的脸孔,每一对死不瞑目、无语问天的瞳孔,都在冲击着胸膛里那颗在和平年代长大的心,它一直一直往下沉去。那一声声机枪的声音,通过完美的影院音效,重重打在我的心上。

从头到尾,整个放映厅里的观众都鸦雀无声,大家仿佛都约好了一般,忘记了像看别的电影那样小声讨论,忘记了吃零食讲手机。也许是大家都感觉到了这样一种煎熬,感觉心上被压了一块东西不明重量和大小的石头,你想大口喘气,可是石头却拉着你向下沉。

如果你也看过这部电影,如果你也对那段历史有话要说,可以在今晚和我们一起聊聊。

其实,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历史,只是看着圣斗士星矢和聪明的一休长大的我们,喜欢日剧喜欢PS游戏的我们,总是会淡忘。如果不是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我的团长我的团》、《鬼子来了》、《叶问》这类题材的电影跑出来刺激一下我们非常大条的神经,在和平年代长大的我们,在一片中日友好,世界一家的教育下长大的我们,是会淡忘的。

虽然我们讲过“forgive and forget”,然而有些东西,是不能被忘却的。

我看见网上有个南京人这样写下影评:

有个很亲密的朋友多年前一直用一个ID叫黑光8625。有一次我问他8625的含义,他说:“你在国外的话,往家里打电话的时候,86是中国的区号,25是南京的区号,8625,就是家乡的意思。” 每个中国人满16岁的时候都收到一个号码,这个号码会跟你一生,除非你移民。3201,是南京。以后,无论上学,结婚,3201,都跟住你。

历史这个东西,于南京人就是,它会一点一滴融入你骨血里,教你每时每刻都不能忘记。我们从小春游就去雨花台,我们清明去万人坑默哀,我们儿童节去参观抗日战争展览,我们青年节在30万人纪念碑前默哀,我们每年12月肃立静听响彻石城的防空警报。我们是南京人,我们从小就知道,1937-1938年,我们死了30万人。

如果你不是南京人,你就不会懂得,自己脚下遍地尸骨的含义。

我的朋友Peggy和Lucien不是南京人,他们是在南京念了四年大学的上海人。然而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他们一起约好了,要去南京旧地重游一次。Peggy在她的blog上写:

南京是我熟悉的城市,但是除了孙中山像,城墙的残垣断壁以外,我没能在电影里的城市中找到一点我能辨识的踪影。被深埋的生灵已经沉淀到了历史中,变成了她身上一个巨大的伤口,在岁月的长流中将永远无法被抚平和忘却。

是的,这是永远都不能被忘却的一道伤疤,即使今日我们已经可以笑对,即使今日我们必须学会用冷静和尊重去看待这道伤疤。

所以,我很感谢陆川。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会有很多人在网上批判它。

有人说,它在模仿《辛德勒的名单》。我觉得这无可厚非,看《辛德勒的名单》时我还太年少,无法有现在这样深切的体会。如果一部电影可以再次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提醒我们不该被淡忘的历史,那么我情愿,在以后的5年,10年,20年里,不断可以有导演,来重拍这个题材。

有人说,里面日本兵角川的角色美化了日本人。

我有幸看过一次陆川的访谈。他说,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他只是还原了当时历史的一小部分,如果完全按照历史来拍,这部电影就不可能公映。对于片中的日本人角川,他说,他后来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放映这部电影时,那些老人告诉他说:“这样的日本兵或许存在,但是我们没有遇到过。”

没有遇到过就不存在吗?难道所有的日本兵都不会思考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在心里动摇过吗?陆川之所以设立了一个产生内心的矛盾的日本士兵形象,其实是在反思人性吧。我们已经接受了杀手也有小学同学,汉奸也是为了妻儿要养家糊口,为什么就不能接受“战争中,无论哪一方的士兵和平民,都是受害者。”这样的观点呢?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国人的神经可以不那么敏感,那将是一大进步。只有冷静方可客观,只有客观方可思考。

对于那些在网上批判这部电影,妄谈那段历史的人,我真的很想叫他们去一次南京,去一次大屠杀纪念馆。看看那些珍贵的史料,看看纪念馆留言本上无数日本人的留言,之后,再来评说。

比起这些,其实有些东西更值得讨论。

为什么日本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守军将领已经弃城了?为什么当年面对侵略,素有虎狼之师美誉的东北军真的就可以“奉命不抵抗”。为什么电影里那些男人在临死前还可以喊出“中国不会亡”的口号,他们明明先是自己摇着白旗主动走出来做俘虏的,怎么还有资格喊这句话呢?为什么范伟演的那个拉贝的秘书,会蠢到以为给日本人提供的我军伤兵的情报,他的那个小家就真的可以得以保全呢?为什么那个日本兵角川,在问高圆圆要项链时会用那么诚恳的态度和彬彬有礼的语气,难道他不知道他以为自己很有礼貌的时候,其实手里还握着枪吗?

我身边90后的小盆友会问我,这部电影好看吗?血腥吗?枪战场面真实吗?

我身边86年的小男生会跟我说,这种片子有什么好看的,真的要纪念么就抵制日货呀。于是,我很心寒。什么时候,我们的后辈,我们的下一代,才能用像《南京南京》这样冷静、客观、理性和人性的目光去看待和思索这段历史呢?

所以,即使从电影院的位子上站起时,我无比想念灿烂的阳光。即使我知道晚上的10点的节目并不太适合这个话题。可是,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做一期。说我想说的话,然后在最后,跟你说,晚安,我亲爱的小孩:

第一, 在大是大非面前,是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和小农思想的。

第二, 在需要血性的时候,你要保证自己还有血性可以拿的出来。

第三,就像我以前说过的,除了令自己不要忘记,其实你也可以选择不原谅。我没说,你一定要原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