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大口鲇

大口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大口鲇

大口鲇俗称河鲇、叉口鲇、鲇巴郎、大鲇鲐等,是鲇形目鲇科鲇属一种温水性底层大型凶猛食肉鱼类。 体延长,前部粗圆,后部侧扁。头略长,宽且纵扁,口大,口裂深,后伸至少达眼球中央垂直下方;颌须长,后伸可及腹鳍起点之垂直上方,颏须较短;背鳍基甚短,臀鳍基很长,后端与尾鳍相连;胸鳍圆扇形,具骨质硬刺,前缘具颗粒状突起,后伸可超过背鳍基后端之垂直下方。腹鳍小,尾鳝小,近斜截形或略内凹,上叶略长于下叶。

大口鲇分布于中国长江、珠江及闽江等流域。栖息于水域底层,白天多成群潜伏水底弱光处,夜晚在整个水域觅食,不善跳跃,不钻泥,起捕率较高,生存水温0-38℃,最适水温为23-28℃。适应pH为60-9.0,最适pH为7.0-8.4。在天然水域以鱼、虾为食,主要捕食经济价值较低的鱼类,具嗜食鱼类的特点; 3-5月为大口鲇的繁殖季节,15-24℃是繁殖的适宜温度。产卵活动在凌晨4-5时结束,成熟卵呈油黄色,比重稍大于水,遇水产生黏性。受精卵粘着在卵石或沙底上发育。在水温22-25℃时,经40-70 h孵出鱼苗。刚出膜的仔鱼呈橙黄色,2-3 d后就能自由游泳并开始觅食。

大口鲇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没有肌间刺,腴而不腻,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同时具有催乳、加速伤愈合等药膳价值。大口鲇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中国有十五个之多的省(市)正在大力推广。

想要了解更多“大口鲇”的信息,请点击:大口鲇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