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回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xxx委员:
你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快我市安置留地建设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安置留地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安置留地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我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置留地工作,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政策引导、指导服务,不断推动我市安置留地建设提质提速。截止今年6月底,我市共有在建安置留地建设项目89个,在审批项目101个,但是受历史遗留问题、建设资金短缺等因素影响,我市安置留地建设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你在建议中指出我市安置留地建设主要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总体进展慢,二是群众要求和实际能力不匹配,三是指标分配不公正影响建设,四是项目建设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的确在我市安置留地建设中存在,且影响着我市安置留地建设的大力推进。对此,你在提案中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点,引导安置留地公开出让。受前几年我市房地产市场火爆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市被征地村几乎都是选择安置留地的政策,通过协议出让取得安置留地用于自建安置房,但是由于我市安置留地较多、村级能力有限、建设资金短缺等原因,我市安置留地建设整体而言较为缓慢。你在建议中提出鼓励、引导安置留地公开出让的建议,我们觉得是解决安置留地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近年来,我市也在不断鼓励和引导安置留地公开出让,譬如安阳街道上沙塘村二期、上山根村等安置留地都在拟公开出让,另外,一些项目(飞云江农场瑞光现代城等)还创新建房模式,公开出让一部分安置留地,采取安置房和商品房捆绑建设,统一立项、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不过,由于房地产市场大氛围、村级土地出让价格预期、安置留地地理位置等因素,导致安置留地公开出让流拍也十分普遍,另外,这一方法只能适用于还没有开工建设的安置留地,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已开工在建的安置留地项目,我们着重是要破解融资难题和加强项目监管。除此之外,我市去年出台了《xx市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办法(修订)》,采取多种征地补偿政策,调整了安置留地的标准,从源头上控制安置留地。关于控制协议出让和加大公开出让安置留地土地出让金上缴的优惠力度,我办将向市有关职能部门反馈有关建议,依法合理研究有关问题。
第二点,充分拓宽建设资金的融资渠道。建设资金短缺一直就是我市安置留地建设的一个难点问题,目前,我市在建安置留地项目主要通过村民自筹、以在建工程为抵押物申请银行贷款、村民联保贷款、出让部分安置留地实行捆绑建设等方式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但是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经济水平参差不齐、银行融资要求高等,资金制约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在建议中,你提出通过农房等资产抵押贷款,健全村经济合作社信用体系建设等建议,我市一些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已经通过这种模式申请贷款,但是由于我市安置留地项目涉及的村民较多、绝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信用较低,加上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和逐利性,这种方式虽然可操作,但全面推广的难度较大,不过我办将积极引导一些信誉好的村集体考虑通过这种思路进行贷款融资。我市在拓宽建设资金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短缺方面也在不断地创新思路方法,提出了一些可供研究的办法,譬如,我办牵头研究制订了城中村改造项目安置后多余安置房交易融资的办法草案(安置留地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下一步将进一步论证完善,另外,市住建局也在积极研究安置留地项目预告登记的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点,加强对安置房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安置留地建设涉及面广,牵涉利益巨大,加强对安置留地建设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势在必行。关于落实安置留地指标,市国土资源部门一直根据我市城市建设的实际,以及与被征地村达成的协议,依法依规、科学合理落实指标。关于项目前期审批,我市通过将安置留地项目纳入全程无偿协办范围、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实行穿插并联审批等,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强化审批服务。另外,为加强对我市安置留地建设项目和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监管,市政府出台了《xx市城中村改造和安置留地建设项目监督与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对项目招投标、建设资金管理等都作出了规定,下一步市各有关职能部门和镇街将逐步落实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两类项目的监管,我办也将根据规定的执行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内容。关于借鉴商品房资金监管制度,由银行加强监管的建议,我市银行方面已经是如此操作,如果该项目有涉及银行抵押贷款的,银行均是根据授信额度,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建设资金。
第四点,进一步明确村居、镇街、部门的工作责任。为进一步强化各方责任和项目监管,市政府在今年上半年出台了《xx市城中村改造和安置留地建设项目监督与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明确了村级指挥部的职责、人员配置等规定,也明确了镇街、住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单位的工作职。在年度考绩中,将安置留地建设列为“三改一拆”的重要考绩内容,进一步调动镇街工作积极性。我办也将继续发挥组织协调和参谋作用,立足农房改造联席平台,强化工作合力,继续加强对有关经办人员的政策、业务的宣传、讲解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最后,感谢你对我市安置留地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发人:张xx;承办人: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
xx市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管理办公室
xxxxx年7月16日
xxxxx等2位委员:
你们在台州市路桥区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第125号)的提案收悉。你们在提案中提到我区农村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七点建议。你们心系农村、关注民生的切切之心,我们感受很深。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农村环境压力增大原因
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农村垃圾不断增多。城市工业产业从城镇转到农村,农村垃圾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增多,而且还增加了处理的难度,通过污染水体、空气、土壤等途径直接影响和危害农村农民生活甚至生命健康安全。
二是相对于城市环境卫生和垃圾管理而言,农村垃圾管理没有明确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投入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明显偏低。
三是农村环境保护和卫生处理体系及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垃圾滞留农村的现象仍有存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在农村对工业及有害污水的监管、污水处理手段的相对滞后,造成农村水环境严重恶化及出现不可逆转的状况,甚至出现有害污染物通过水体直接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状况。
四是农民环境保护和卫生意识淡薄。多年以来养成的污水随处泼、垃圾随地扔的恶习难改,缺乏对水体、土壤、空气等的保护意识。
二、近年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一直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来抓,把它作为整体提升路桥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把它作为关注民生、惠及农村为民办实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在开展了“村庄整治”和示范村建设、“城中村改造”、“两清两改(清理河道、垃圾、改水改厕)”、“生态区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环境整治工程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开展了“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专项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将环保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将环保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全区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见成效”的工作目标及农村以“两清(清理垃圾、清理河道)两治(治理污水、治理“六乱”)一绿(绿化村庄)”为主要任务的行动要求,出台支持政策,突出清理垃圾、整治污水等工作。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区财政将农村环卫保洁补助资金增至1200万元,用于农村环卫宣传、监管、考核和对镇(街道)的环卫补助(此项资金不包括河道、公路保洁经费)。自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市、区两级农村生态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同时,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市环卫设施三年提升计划,在市级经费补助基础上,对镇、街道的环卫设施建设经费给予一半的补助。二是加强“清洁家园”活动力度。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深入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建立和健全我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我区开展了以“垃圾不落地,户户门前清,村村环境美”为主题的清洁家园“清洁村”、“清洁户”活动。每季度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督查,通过督查常态化,提高了各镇(街道)对“清洁家园”工作的重视程度。三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实施农村生态试点项目工作为抓手,推进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建设进程,着力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新思路。在132个村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完成金清卷桥、大浦、蒋桥、前郭四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投入,不断完善保洁水平。区里将“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专项资金列入预算,并保证每年有所增长,镇街道相应落实专项经费,村一级也筹措资金,鼓励村居适当向村民收取卫生保洁费,同时发动社会力量捐助。各村居按照要求,足额配备环卫保洁人员,加强环卫队伍建设管理,夯实清洁家园工作的基础。规范各级监督体系,研究制定更具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促进长效管理。
二是制定制度,积极推进长效管理。针对农村环卫队伍建设、监督管理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意见和配套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农村环卫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清洁村”、“清洁户”活动,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动手、户户参与争创的氛围。通过环保知识进农村,环保宣传进农户,环保教育进课堂,引导教育广大农民逐渐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调动村民自觉、自治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农村倡导和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并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能力。
最后,非常感谢你们对农村工作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联系单位:区委区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联 系 人: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x
邮 编:xxx
xxx年八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