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历史上真实的春平君是什么来历?他到底有多神秘?

历史上真实的春平君是什么来历?他到底有多神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历史上真实的春平君是什么来历?他到底有多神秘?

关于春平君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战国时期,诸侯混战,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一些历史人物虽然出现在史书中,但只是一笔带过,没交代他的出身,更没交代他的结尾,让后人只能猜测。例如,战国时期,赵国的春平君就是这样一位“神秘”人物。

在最近播出的《大秦赋》中,春平君赵佾被认为是赵孝成王的“长子”,赵国未来的“希望”,无奈被赵偃和毛遂设计送往秦国为质,最终和王位无缘。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春平君回到赵国后,竟然和弟媳倡后通奸,还气死了赵悼襄王赵偃。

对于这个剧情,结合历史,笔者先给出四点说明:

第一,春平君在史书中有出现,但没有记载他的名字,所以,他的“赵佾”之名,是杜撰的。

第二,毛遂虽然出名,但在毛遂自荐后就没有戏份了,更没有记载他和赵偃合谋之事,这也是杜撰的。

第三,春平君是赵孝成王长子之事,有待考证,下文会提到对他身份的猜测。

第四,春平君和倡后通奸之事,有出处,但不是正史记载,赵悼襄王更不是被这样气死的。

基于以上四点说明,笔者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历史上的春平君。

(一)春平君的来历

“春平君”这三个字,在《史记》和《战国策》中都有出现。《战国策·赵策四》记载:

“春平侯入秦,秦必留之。”

而《史记·赵世家》则记载:

“秦召春平君,因而留之。”

两部史书显然说的是同一个人,然而,一个说是“春平君”,另一个说是“春平侯”,战国时期,“侯”和“君”都是重要的爵位,前者地位要高于后者,如果没有大功,很难被封为“侯”,所以,春平君在赵国应该地位不一般。为了避免混淆,笔者暂且按照《史记》的说法,叫他“春平君”。

(二)春平君和赵王的关系

春平君这个人物出现了,但他到底是谁,什么出身,却没有说明。

《战国策·赵策四》记载:

春平侯者,赵王之所甚爱也,而郎中甚妒之,故相与谋曰:“春平侯入秦,秦必留之。”故谋而入之秦。

意思很明显,春平君很得赵王喜爱,因此受到赵国郎中妒忌,郎中设计让春平君入秦国,然后设法让秦国相邦吕不韦扣留春平君,让他不得返回赵国。

这里,没有说春平君是赵王的什么人,只说他受赵王宠信。有可能是赵王的儿子,也有可能是赵国的宠臣。

(三)春平君是赵王的太子吗?

《史记》中,赵悼襄王赵偃登基后,吕不韦的门客泄钧给吕不韦出了一个主意,让吕不韦放春平君归赵,为秦国谋利。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在《史记》中,春平君入秦的时间,是赵悼襄王二年,而在《战国策》中,春平君入秦的时间是在赵孝成王后期。这就很有争议,因此上文中春平君受赵王宠信,到底是哪个赵王,这个是问题的关键。

考虑到赵悼襄王登基之初,秦赵关系并不和睦,因此,笔者认为,春平君在赵悼襄王二年入秦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若春平君在赵悼襄王二年入秦,吕不韦又在赵悼襄王时期把春平君放回去,前后逻辑不符,因此,笔者断定,春平君入秦的时间,应该是在赵孝成王后期,《战国策》的记载可能更准确些。

从以上结论可知,春平君是赵孝成王宠信之人(儿子或大臣),而且在赵悼襄王时期被吕不韦放回赵国。而《史记年表》则记载,这一年“太子从质秦归”。可以得出,春平君极有可能是赵孝成王时期的太子。

(四)春平君是赵孝成王长子?

根据《战国策》中记载,赵孝成王早期有一位太子,但夭折了,根据年龄推算,夭折的太子应该在十来岁左右,如果春平君也是赵孝成王的太子,那他应该不是长子,而赵偃(赵悼襄王)当时并不是太子,只是因为春平君到秦国为质,被扣留了,所以赵悼襄王才继承了王位。所以,春平君和赵偃应该是兄弟关系,但他们的长幼关系,不得而知。

综上所述:通过《史记》和《战国策》的记载得出结论:

春平君是赵孝成王之子,是赵悼襄王(赵偃)的兄弟,但春平君并非赵孝成王长子,他具体叫啥名字,史书没有记载。

春平君回到赵国后,在赵悼襄王时期,几乎没有春平君的记载。也就是说,春平君归赵后,并没有如吕不韦所愿,而是成为了一位宗室闲人。这很好理解,因为春平君是前太子,早前曾是赵悼襄王的竞争者,他焉能得到赵悼襄王的重用?因此,春平君注定成为历史的过客,史书对他的记载,也就此结束。

有部分文学作品说春平君后来成为赵国丞相,其实,没有史书依据。

然而,近200多年后,春平君这三个字又出现在了另一本传记中,这本书叫《列女传》。春平君是个大男人,怎么会出现在烈女传中呢?因为《烈女传》中有一篇叫《孽嬖传》,其主角就是赵悼襄王的王后——倡后。文中记载:

倡后者,邯郸之倡,赵悼襄王之后也……及悼襄王薨,迁立,是为幽闵王。倡后淫佚不正,通于春平君,多受秦赂,而使王诛其良将武安君李牧。

《列女传》以倡后为反面教材,顺便拉春平君垫背,说春平君和倡后通奸。春平君本来在史书中的记载已经结束,结果又无辜躺枪。

关于《列女传》,笔者需要说一下,《列女传》是西汉文学家刘向的作品,刘向怀才不遇,因此写了许多拍马屁的书籍,《列女传》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女性传记的书籍,这本书名气虽大,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史书,而是帮统治者和士大夫们禁锢妇女思想的一本书,其中有很多内容,史书中并不可考。因此,春平君私通倡后的事情,可信度极低。

包括《大秦赋》在内,为什么一直有倡后私通春平君的传闻呢?笔者认为,这无外乎两个原因:

其一,自古以来,史书总喜欢把亡国之罪嫁祸于女子,从商朝的妲己,到西周的褒姒,昏君身边似乎都要有一个祸水的红颜,似乎只有这样才符合历史,倡后既然是赵悼襄王之子、赵王迁之母,总要给她的“祸水”找一点素材,春平君这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人,正好被刘向用上。

其二,春平君既然早年被赵孝成王立为太子,必然是赵国的希望之星,他虽然没有继位,但他为何没有为赵国尽力呢?关键是,史书中找不到春平君归赵后的记载,因此,后来的“史学家”刘向不如给他加点戏,让他彻底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吧,这样才能解释春平君为何后来没有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