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如何对秋菇、春菇和花菇进行管理?

如何对秋菇、春菇和花菇进行管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如何对秋菇、春菇和花菇进行管理?

如何对秋菇、春菇和花菇进行管理?

答:

针对如何进行秋菇、春菇和香菇进行管理

春菇:

一、首先秋菇结束经过越冬管理至春天再次出菇即为春菇。由于经过秋季出菇和冬季低温阶段,培养料大部分养料已经被消耗,培养料菌丝又受到低温的影响,因此,春菇菌丝的生活能力较弱,出菇能力比秋菇明显降低;同时春季气候的温度变化由低向高,环境中的病虫害数逐渐增多,所以,春菇管理要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 切实做好菇房中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三者的调节、病虫害防治等,以挖掘春菇的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1)补土

一般在雨水(2月20日)前后,根据菇房床面情况补一些土,补土的厚度为1厘米左右

(2)水分

一般在三月中旬,待菇房温度稳定在10度左右时,开始进入春菇的管理阶段三月份是菌丝开始恢复生长的阶段,此时用水的原则是:根据床面菌丝生长情况和覆土层含水量,适当的调一些水至覆土层,以利菌丝生长,调水要轻。4月份气温逐渐回升,温度适宜出菇,因此,管理工作要保证出菇所需的水分,土层含水量应掌握在土层饱和含水量的80%。调水的目的就是防止气温高低变化影响床面出菇。四月份调水的原则是:结合天气变化情况和子实体所需的水分进行调水。五月份气温已经转高,但是气温变化较大,不利于出菇,且有时气温仍在20摄氏度以下,因此,要根据气温情况,尽可能的抓住机会出菇,在适宜出菇温度时,用水量要大一点;反之则轻喷。

二、秋菇:

秋菇的管理要以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为依据,正确处理好外界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矛盾,灵活查娜购物在自然温度条件下的菇床喷水和菇床通气,以满足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要求。

1.土层菌丝的生长覆土层水分调整后,进入土层菌丝生长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管理原则是:在保持菇房空气湿度(80%-85%)的菇房温度(20摄氏度-22摄氏度)相对恒定的条件下,适当的进行通气,保证菌丝在土层内长足长好。具体措施如下:(1)紧窗吊菌丝首先要求菌丝迅速长土层,并整齐有力的向土层伸展。管理上采取紧闭门窗、开启屋顶气窗的方法。菇房只需在6时以前和20时以后开窗通风30分钟左右,以排除

菇房内的废气。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菇房温度升至25摄氏度以上时,需要打开避风的门和窗进行通气。这一阶段的管理需要4-5天

(2)长足长好土层菌丝覆土层调水结束后6-7天,部分菌丝开始在覆土层表面露出,此时要覆一层含一定水分、如黄豆大小的土粒。要求在覆土前一天用水喷湿土粒,土粒能用手捏的扁,覆土厚度一厘米。覆土时尽量减少菇房内的空气流动,只需开一扇进出走动的门。覆土以9时以后和17时以前进行为宜。覆土以后要逐渐增大菇房的通气,每天半开背风的门窗一小时,开窗时间为9时以后17时以前,不能再早晚进行通气。这一阶段的管理目的是既不让菌丝上窜,又不让菌丝过早扭结成原基。这一阶段又要根据空气湿度的大小和菇房的保湿条件,适当保持空气湿度,在菇房、增壁、地面、空间处、进行喷雾。

2.促进结菇一般覆土调水后12天左右,菌丝在土层内已长足长好,即可促使菌丝结菇。具体措施:

一是每天喷水两次,每次喷水0.9千克每平方米左右,连续喷三天,切不可喷重水。通过菇房降温、通气和菇房喷水,经过两天左右,菌丝便可扭结成原基,再经过2-3天,可发育成小菇蕾。这一阶段的管理一般需要5天左右。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即温度在19摄氏度以上时应待菇房温度降至19摄氏度以下,才可做促使菌丝扭结工作,否则会使土层菌丝窜出土层,甚至徒长。

3.促使子实体膨大菌丝扭结成原基并长至黄豆大小时,就可促进子实体膨大,管理原则是:给菇床大量喷水,保证菇房的空气湿度(85%-90%)和菇房内空气流相对恒定。喷水标准:菇床上第一批菇能产多少重量,就喷多少水。一般情况下,喷水量为5.4千克每平方米左右,分四次进行,每天喷两次,每次喷水1.35千克每平方米左右。喷水以每天早晚较低温度时进行为佳,喷水前和喷水后均应打开门窗大通气30分钟以上。通气结束以后,紧闭门窗,但是必须打开房顶气窗,菇房内的空气以人感觉不闷为宜。这样过2-3天,就可以开始采菇。采收的前一天,不宜再喷水,以防影响下批菇的生长。

4.转潮管理一批菇采摘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桌面上的断根等杂物,如发现有菌丝露在土层表面,则需要补一些土。床面如较干,可少量喷一些水,同时增加菇房的通气量,排除废气,加快转潮。待子实体至黄豆大小时,开始喷水,喷水的原则就是:看菇喷水,菇多多喷,菇少少喷; 秋菇前期多喷,后期少喷。幼菇出土起潮时,要适当减少通气,适当减少通气,保持菇房湿度。一般要求每天在菇房房间、增壁、床面、地面等处喷雾1-2次。

5、采收蘑菇要适时采收,才能保证品质和产量。当蘑菇菇盖直径在2.5-4厘米时就可以采收。不宜让子实体生长过大,否则会缩短产品从采收到开伞时间,还会影响周围下一批菇的形成和生长。采收时,如菇房温度在16摄氏度以上,子实体生长快,易薄皮开伞,要求早采收,才小些。秋菇前三批的采收时间为3-4天。6.合理追肥出三批秋菇以后,培养料中大量营养物质被蘑菇菌丝吸收利用,后几批菇会出现菇数减少、菇形变小、薄皮菇增多等现象。因此要及时合理追肥,增加覆土层的养分,以供菌丝长利用。常用追肥有施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葡萄糖液:以2%的口服葡萄糖或者白糖、红糖,用于秋菇第三批以后的出菇水之中,效果,明显。但如气温高于16摄氏度则不可以喷用糖液,以免发生杂菌。(2)尿素液:将尿素配制成0.1%-0.2%的溶液,在喷出菇水时用于床面。尿素液也用于第三批菇后,用的过早,会出现菌丝徒长的现象。(3)三十烷醇:又称蜂花醇。以三十烷醇 0.04-0.016%的溶液,用于秋菇第三批以后的菌丝生长期,对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三、花菇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肉质后而细嫩,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高棚层架栽培,是现今栽培待料花菇较好的一种方式,可一 进步提高待料香菇的品质,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现将花菇培育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1、品种的选择和季节性安排

宜选择低温型或中低温型的单生、菌肉较厚、鳞片较多的品种。这类品种交易形成花菇,目前适合袋栽花菇的主要品种有:9015、939、日本34、135和241-4等

栽培季节安排、应根据品种特性、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而定。为充分利用秋冬季有利于花菇形成和出菇管理的条件,可选择海拔高度300米以上的地域和出菇管理的条件,可选择海拔高度300米以上的地域栽培,这些区域菌棒能够安全越夏。菌棒制作时间9015、939和日本34,一般在3-5月份;而135、2 41、则以1-3月份为宜。

2、适时进棚

花菇菌棒制作方法和发菌管理与常规袋栽香菇菌棒制作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就是花菇生产不脱袋。当菌棒达到生理成熟,完全转色时应适时进棚上架。进棚上架必须注意出菇前的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并有3-5天连续降温期,方可搬入菇棚。搬入时气温应在20摄氏度以下,气温过高或遇上低温,会出现过早出菇和返潮现象,形成'早产',使产量降低,菌棒寿命短,畸形菇增多,不利于当年的生产。

3、培育管理

菌棒进棚上架后,采取不脱袋,让菌棒全面转色,花菇培育管理步骤大致有:催蕾、割口、育蕾、培花和采收。

(1)1.催蕾 生理成熟的菌棒,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经过搬动或温差刺激就会自然出菇。由于花菇形成必须在晴朗干旱的天气条件下。因此,在阴雨天空气湿度大时,不要轻易搬动或者给予温差刺激,以免第一批菇蕾的大量发生。

催蕾方法:1.温差刺激。加大昼夜温差来刺激菌棒出菇。要求昼夜温差不小于10摄氏度,当白天气温高于20摄氏度,湿度在65%-80%时不需要盖紧塑料薄膜,应注意通风管理;反之白天应盖紧塑料膜,以提高棚内温度;晚上揭开塑料膜,以增加昼夜温差的刺激作用,连续进行5-7天后,即可促进菇蕾发生。

2.温差刺激。对含水量偏低的菌棒要在催蕾之前给予水分补充。

3.机械性拍打振动。经过采用两种方法后,仍未出菇的菌棒可采用此法,以促使菌丝末端断裂,形成新菌丝,达到催蕾出菇的目的。

(2).割口 经催蕾后的菌棒因受到各种刺激而形成的原基,当幼蕾长到直径为1-1.5厘米时,可进行割口出菇。割口时幼蕾不宜过大,否则会受到塑料袋紧缩力的影响而至菇体变形,形成畸形菇或闷袋菇;若菇蕾过小时割口,因其对外界干燥空气的抵抗能力弱而不能正常生长乃至干枯死亡。

割口方法:利用锋利的刀片在幼蕾的周围外以四分之三的圆形旋转割口,注意不要拉起幼蕾上起到保菇作用的薄膜,塑料膜上的割口应像皮筋一样扣紧菇脚,使菇脚变细。割口时。还应该注意识别真假菇蕾。一般每菌棒选择8-10朵长势旺盛、朵行粗壮、方向、同一的菇蕾,每朵间距5-8厘米。若雨天可适当多留,其余残弱无优势的菇蕾应全部剔除。灭蕾方法;用手指或者小木棒在菇蕾表面用力向里转半圈,菇蕾即死。

欢迎广大朋友在评论区指导交流

每年10~11月是大量出菇的季节。秋季出菇适宜的温度为12~16℃,空气相对湿度90%。脱袋后,经15~20天菌棒转色完毕,所以应该创造适于子实体形成的环境条件,给予一定的湿差和温差,促进菇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具体做法如下,白天在菇床上盖紧薄膜,减少通风,提高气温至20℃以上。然后在凌晨4点掀开薄膜,使膜内温度、湿度急速下降,造成温差和湿差。这样连续3~4天,就可使菌棒上长出原基。当气温连续在20℃以上,原基不易形成时,可在晚上气温较低时掀开薄膜,白天盖膜,然后连续3昼夜不揭膜,闷3天后,趁着晚上气温较低时掀膜,并结合浇水降温,就可以顺利地出菇了

2春季是室外袋栽香菇生长的盛期,其产量占全年的50%~70%,多发生于3~6月。菌棒经秋冬两季出菇,其内部含水量已减至30%~35%。为了使香菇正常生长,必须浸水。先在其两头用8号铁丝打洞,深6~15厘米,然后,依次列于浸水沟内,上面用重物压紧,放水,把菌棒淹没就可以了。浸水时间一般掌握在5~12小时,使含水量达55%~60%。为使各菌棒含水量一致,菌棒打洞应有深有浅,因为在浸水前它们的含水量有差别。1~3次浸水时间不能过长,以免菌棒浸水过多而解体,4~5次浸水时间可长些

3当菌棒原基蚕豆大小时,揭开薄膜,加强通风,保持菇场有较充足的散射光,平均温度控制在6~10℃,昼夜温差5~10℃,湿度50%~60%,从而可以使花菇形成率达到50%~85%。花菇管理的关键,是要控制菌棒的含水量在55%~70%,这样才能出菇整齐,让菇生长旺盛。若原基未出齐就过早揭膜,菌棒表面干得快,原基就无法再出现,会影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