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论证:预期成果如何写具体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线教师做课题,开题论证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开题论证要把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预期成果等一系列问题搞清楚。
在这里,想就“预期成果”这一问题交流一下个人体会。
什么是成果?什么预期成果?为什么把成果提前确定好?预期成果怎么撰写?
一、什么是成果和预期成果
所谓成果是指通过研究形成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策略、工具、量表等,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般性规律;或是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有效经验措施等。课题研究成果回答的是课题最初想解决的问题,即包括研究的问题和现实的问题,研究的问题是本质,现实的问题是表现。
所谓预期成果,即在课题研究之初就对成果有了个预设,随后开展的研究就是要围绕这个成果进行实践、反馈、调整、完善,最终达成成果。
二、为什么要把成果提前确定好
到了开题环节,负责人说:“目前,还没有想好成果是什么?最后研究出来再说。”还有的负责人说:“如果现在都知道成果是什么了?课题还有研究的必要吗?”
其实,这是很多老师的误区。在课题申报或开题论证时,都有一个环节,叫研究假设。所谓研究假设,就是课题组对研究的问题,预想出若干解决办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随后的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人员就去实践、验证这些办法或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设想,如果提前没有想好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那么拿什么来实践和验证呢?不能实践和验证,课题研究当然就不能进行,也就成了死课题。
这就是我们一线教师为什么出现课题立项后,无法推进研究的主要原因。
三、预期成果怎么撰写
我们一线教师写预期成果时,一般写得比较草率,有的写结题报告,有的写课例集,有的论文集。其实,这样的预期成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预期成果应该写具体,越具体对课题研究越有帮助,应该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具体到核心概念才好。
我们举一个例子
有这样一个课题:以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促进幼儿传统文化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实践研究。
这个课题的预期成果怎么写呢?
我们分析,这个课题有两个变量,一个是自变量: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一个是因变量: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发展。
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预设成果。
角度一:因变量——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发展
其一, 要弄明白幼儿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是什么?所以要对这个概念进行研究,其成果可以确定为:幼儿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的概念研究。这个成果的形式就是论文,也可以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自然是文献研究。
其二, 这个课题研究的一个效果目标是发展幼儿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那就要了解当前幼儿在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应然状态。其成果可以确定为:幼儿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发展现状研究。这个成果形式是调研报告,可以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进行。
其三、 幼儿传统文化认知和情感是不是有一些基本要素和指标,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些要素和指标,那么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研究方向就会更加明确,于是特别需要这样一个成果:幼儿传统文化认知和情感发展要素及指标的研究。这个成果形式是论文,需要用文献法进行研究。
当然还可以从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对接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生成一些成果。
角度二:自变量——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
其一, 发展幼儿的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是需要主题活动的。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来了。什么样的主题活动是有价值的?是有效的?这样的主题活动有哪些基本要素,它的活动结构是怎样的?于是需要这样的一个成果: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要素及结构研究。这个成果形式是论文,需要用文献法和案例研究来完成。
其二, 上边的成果是 一个 主题活动的要素和结构流程。而这个课题绝不是一个主题活动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若干个主题活动。于是,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成果:传统文化系列主题活动的研究。于是需要建立主题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方式方法、活动评价建议等。这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成果。
综上所述,课题成果预设到这个程度,才可以称得上具体,课题研究才不会出现无所事从的情况。
当然,课题成果的预设,确实不是一下子就可以预设好的,需要边研究、边实践、边思考、边改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