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做人工呼吸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哪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人工呼吸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最后使病人恢复呼吸功能的一种急救技术。
人工呼吸不仅在麻醉时使用,对溺水、电击、中毒、工矿事故、地震、航海意外和战地急救等往往是抢救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2、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不需任何器械,操作时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口鼻内异物痰液,取出假牙,拉出舌头,保持呼吸道畅通。
操作者一手托起下颌,另一手捏紧鼻孔,先深吸一口气,再对病人口部用力吹入,如此反复施行。
如病人胸壁能随每次吹气而举起,吹气停止后于病人口部能感到气流呼出时,即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人工呼吸每分钟进行16次。如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口对口呼吸则可进行口对鼻呼吸。
如果同时有心跳停止,则可人工呼吸同时作胸外心脏按摩。
一般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比率为1:
4,即作一次人工呼吸,需作4次胸外心脏按摩。
3、人工呼吸必须进行到病人出现自主呼吸,并继续间断进行才能有效。
1.口对口呼吸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打开气道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有否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
如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则要进行持续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儿童15次/分钟,婴儿20次/分钟,但是要注意,吹气时吹气容量相对于吹气频率更为重要,开始的两次吹气,每次要持续1~2秒钟,让气体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气,一分钟内检查颈动脉搏动及瞳孔、皮肤颜色,直至患者恢复复苏成功,或死亡,或准备好做气管插管。
2.口对鼻呼吸
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开放患者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闭住。
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直到胸部抬起,吹气后将患者口部张开,让气体呼出。
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
作为父母或家长,需要了解很多关于安全知识,尤其是关于宝宝的,如果宝宝出现窒息,或是呼吸停止等,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时,家长最好能了解一些方法和常识,以免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是好,耽误宝宝的救治。
那么,如何给宝宝做人工呼吸呢?方法如下:
1、你的一只手放在宝宝的颈下,支持他的头并保持头部向后倾,另一只手则放在他的前额。
2、深呼吸后屏住而不呼出,接着用你的上下唇将宝宝的口和尽可能覆严密,然后逐步把气呼出。
3、当你把气呼入时,看宝宝的胸部是否高起,如胸部没有高起,说明气管有堵塞,要紧急处理。
如胸部有高起,你的嘴可从宝宝的面部移开,使她胸部平伏,做两次快速而缓和的呼吸,然后检查宝宝的心跳,耳朵贴在宝宝的胸部,仔细听5秒钟。
4、宝宝心跳停止的就应立即做心脏挤压,即抢救者站在患儿头侧,将左右手拇指放在患者胸骨病下端两侧,其四指分别置于患儿背部肩胛处,与左右拇指相对,做有节律的挤捏,按压力量以使患儿胸骨下陷2CM为度,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一般每挤压心脏10次,人工呼吸2次,交替进行。
1、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注意病人体位及施救者的动作。
病人应仰卧,抢救者一手托起病人下颌,并尽量使头部后仰,清除口腔分泌物以解除呼吸道梗阻;
用托下颌的手翻开病人的口唇,以便于吹气入肺,口上盖一层纱布,另一手捏紧病人鼻孔,以免吹气时气体经鼻逸出。
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口部用力吹入,(如果病人口腔紧闭不能吸气,可做口对鼻吹气,即一手托住病人下颌,并捏拢口唇,不使气体由口漏出,对准鼻孔用力吹气。
)直至胸廓扩张为止。
对小儿不可用力过猛,以免肺泡破裂。
吹气停止后,抢救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捏鼻孔的手。
由于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作用,让气体从病人肺部排出,此时应注视病人胸廓的复原情况,倾听呼吸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就这样有节奏地、间断地反复进行吹气。每分钟为14~16次。
2、做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
施行前,应松开病人的领口、裤带及胸腹部衣服,及时清除病人口腔及上呼吸道呕吐物、分泌物及其他异物;病人头部位置保持正确,以防舌后坠而阻塞气道。
施行人工呼吸时,吹气时间宜短,呼气期不能短于吸气期,但也不可过长,以免影响通气效果。吹气不宜过大,胸廓适当膨起为宜。
当病人有效自主呼吸已恢复且供氧已基本满足时,应以间断辅助呼吸为宜。
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均系重症危症,最好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或及时就近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