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招安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宋江招安是对是错
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排名第一的宋江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人物,谈起他,有人滔滔不绝,有人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坏蛋……
在我眼中的宋江有好也有坏,在受招安前是鼎鼎大名的英雄,受招安时,显得比较窝囊,明明可以打下宋国,杀死以高俅为首的六大恶人。可他还是接受了招安,高俅是何等的奸诈,会让宋江及宋江的一百零八个弟兄与他共存吗?宋江在接到高俅的命令,就去攻辽,攻方腊,害死了七十二个弟兄。回到朝廷还不是被高俅用加毒的御酒害死了。
宋江在梁山事业上发展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他积极发展工业和农业,为梁山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兵器,从而促使各个战役的胜利。另一方面,他以意气为重,结识了后来的一百零八将,当中也有许多坎坎苛苛,比如在结识燕顺时,险些丧命,幸亏天命有缘,收拢了以燕顺为首的三名大将;三打祝家庄,可谓不打不相识,不仅又得到了几员大将,还帮王英找了一个好夫人。
宋江也很倒霉,救了与花容一起做清风太守的人的夫人,却被那妇人诬陷,被那妇人的丈夫,也就是太守追杀,关进了牢房,幸亏花容等人前来救出他,否则他就又完了,刚遭一劫,又来一劫,宋江差点小命又丧在李俊的手里,幸好其慧眼识英雄,加入了宋江的阵营。
看着宋江攻占了一个又一个的城,高俅不免开始担心起来,担心宋江攻占京城后地位不保,急忙分析宋江个人的弱点,了解到宋江很早就想接受招安,于是就上书皇上,要求前去招安,皇帝已经十分懦弱,急忙派高俅去招安。
宋江听到这个消息,不顾兄弟们的反对,毅然同意了高俅要求招安的建议,宋江本是朝廷的小官,对反对朝廷不是很愿意,如今朝廷愿意来招安,他认为,何乐而不为呢?高俅松了口气,却又想加害与宋江和他的一百零八个弟兄,便派宋江和他的弟兄们去打辽,却不尽高俅意,宋江等人无一伤亡。他不死心,又让宋江去攻方腊,这下好了,一百零八个弟兄死伤七十二员,宋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下,他对做官就不在意了,想辞官隐居,却被高俅赶尽杀绝,用御酒毒死了。
吴用与花容得知后,就在宋江坟前双双上吊.这下又夭折了三人,宋江自己也死了。梁山就在宋江手中灭亡了,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水浒传中的“招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宋江要招安?
古代希望敌方归顺于朝廷,为朝廷效力,而其他既往不咎.所谓招安就是招抚;招降.统治者劝诱武装反抗者归降.《水浒传》是在元末明初的历史背景下最后形成为一部巨著的.复杂的社会历史环境对“水浒”故事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复杂的影响,因此,在《水浒传》中所反映的现实并不是单一的北宋末年的现实生活,而是包括着北宋末年,南宋、蒙元和明初等不同时期的广泛的封建社会的现实.因此,《水浒》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其中许多重要的情节,也并不是历史上宋江起义的真实而具体的敷衍,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下的艺术虚构.历史上的招安之说形成于北宋末南宋初,到了宋末元初,更加合理化,元代仍然肯定它.其原因是招安包含着以宋室为正统的抗金反元的内容.广大人民的愿望是宁肯受宋朝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也不愿受金人和蒙古人的外族蹂躏.宋室再腐败,毕竟是先进的封建王朝,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金人、蒙元武力再强大,毕竟都是从氏族社会脱胎而来的落后民族,因此,在宋元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封建统治阶级采取招安政策是能够得到许多农民起义领袖和起义军响应和支持的,招安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性.梁山泊队伍之所以终于接受招安,从外部原因来说,主要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拉拢、利诱.至于内部原因也有很多,在梁山英雄大多事情都离不开宋江的领导,而受招安一事宋江更是起关键作用.甚至可以这么看,让宋江做首领接受招安是必然的事.宋江之所以主动接受招安,还是由于他的忠君思想占了主导地位.而这次招安,则是宋江完成自己设想的第一步.透过宋江这个主要人物再来看水浒时.梁山英雄的覆灭绝对不是偶然.而宋江的结局,更是悲剧.兄弟死的死散的散且不谈.他临死怕李逵造反,辱了梁山英雄忠义的名声,于是把李逵招回来骗他也喝下药酒.吴用、花荣和他的感情很好,在他的墓地上吊而亡.梁山的英雄们的斗争历程和他们的悲惨结局,客观上向人们显示了这样一条血的教训:被压迫和压迫阶级之间的立场、阶级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无法调和的,已经举起了反抗旗帜的被压迫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不被消灭,就必须继续斗争,别的道路是没有的;倘若妥协、招安,那就意味着失败和悲剧的结局,当然,就《水浒传》作者的主观认识来说,是没有这样自觉和明确的.但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水浒传》的实际描写却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发,使我们得出这样的认识,这恰好就说明了《水浒传》有关宋江等人接受招安以及英雄们悲剧命运的描写,是现实主义的.《水浒传》有关英雄接受招安及其悲剧结局的叙写,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尊重历史事实的,应当说基本上是成功的.水浒的故事已经结束,留给后人不尽的沉思.正如瀑布,真正动人心魄的,不是上游河水的波澜壮阔,亦不是中间断崖的陡峭险峻,而是水到断崖处,那奋不顾身的纵身飞泻!。
求问如何看待宋江接受“招安”的问题?
在《水浒传》第32回,说到招安起初是武松先提出的,宋江表示同意.历史上关于招安的记载是有其事,但不过100字左右,而小说有相当的发挥,情节也写得很具体. 2、 宋人话本和民间宋江故事,已有招安的描写. 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就有招安的记载,在民间传说故事中也有宋江等人招安的内容. 3、 对宋江接受招安的看法? 这与宋江矛盾的性格有关.一方面他是仗义英雄,义军首领,一方面又想报效朝廷,忠君安民.但宋江想招安是一贯的,不像武松虽然开始由他提出的,但宋江提出要招安时,武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而宋江执意招安以报效朝廷,死而后已. 关于《水浒传》第39回,宋江题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湖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我认为这是他醉酒后信手而题,并不代表宋江的真实思想.。
施耐庵为什么写宋江受招安
鼓吹造反,反对皇帝的书,皇帝是自然容不得的.所以,朱元璋一看到这部书,便大发雷霆:“好一个施耐庵!我几次三番派人请他出来做官,他不肯出来,原来是躲着写这样的书!哼!” 朱元璋心想:“我刚得天下,人心尚未归顺,那能容得这种鼓吹造反的书流传?!”想罢,随即在《水浒传》上批了几句:“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必贻患.”并下了一道圣旨,派人四处查方施耐庵,将他从白驹镇抓来,秘密押送金陵,关进了刑部大牢.这事传到施耐庵好友刘伯温耳朵里,刘伯温便很快来到刑部大牢来控监.施耐庵被关进大牢,也无人提讯审问,他不知所犯何罪,心头正闷得慌,看到刘伯温来了,便作了一揖,直截了当地问:“伯温兄,我犯了什么罪呀!”刘温告诉他,是因为他那部《水浒传》传到皇宫里去了.“喔!”施耐庵这才明白缘由,连忙请刘伯温想办法救他出去.刘伯温走近施耐庵,轻声地说:“你是怎么进来的,还是怎么出去吧!” 刘伯温走后,施耐庵想了半天,才悟出道理来.他马上向刑部声明:我的《水浒传》才写了前半部,还有后增部未写出来呢!经刑部允许刘伯温托人送来文房四宝.施耐庵便以张士诚投降元朝皇帝、镇压红巾军为原型,把宋江写成了受招安,去征辽,打田虎、王庆、方腊,直到与李逵一起钦御赐药酒自尽,至死不反叛,一生为皇帝效劳的忠臣.刘伯温几科天天派人到大听消息,这天听说施耐庵书已续完,不等到墨迹干透,便取去连夜读了起来.第二天,他成竹在胸地把书呈献给洪武皇帝,说:“陛下只读了施耐庵的上半部《水浒》,臣又找到了下半部.依臣之见,施耐庵写书无非是在消磨晚年岁月,写提天下同归,为朝廷效忠.” “是吗?让我看看.”朱洪武便接过书读了起来.过了两天,刘伯温觉察朱洪武脸上气色平静,眉宇间有些开阔的气象,便私下建议:“ 我看刑部大牢应当把积滞的囚犯从宽处理,方显得在明宽刑简刑简政.“ 朱洪武被刘伯温一提醒,果然爽爽脆脆地说了一个“好”,并让刘伯温去酌情处置.得到洪武皇帝的应允,刘伯温便以“年迈多病、交保就医”为由将施耐庵开释了.。
水浒传宋江招安是对是错?
《水浒》一书中最令人产生争议的一个问题是宋江被招安到底是对还是错。
宋江原本是郓城县押司,自小深受封建儒学教育,一腔正义,一心报国。然而无奈由于朝廷奸邪当道,宋江饱受排挤。宋江有谋略,有志向,不满足于现状,这点在“浔阳楼宋江吟反诗”中可见一斑。梁山泊好汉除暴安良,纪律严明,深得民心。然而在组织及带领梁山107名好汉替天行道一段时间之后,宋江也在不断思考一个问题,以后的道路该怎么走,难道真的一直和朝廷对立吗?长此下去,难免会有王寇之争。由于深受封建儒学教育,宋江并不愿意也不敢长时间和朝廷为敌,所谓一朝为臣民,不得叛逆。以及思图报国。从现实的角度讲,宋江带领下的梁山泊也并不想与朝廷为敌,只是奸邪当道, *** ,不得已而为之。于是乎,招安似乎成了梁山泊好汉的必然结果。
然而历史本身就是一种否定,既然明知朝廷蔡京、高俅、童惯等奸邪当道,排斥异己,招安之后与之有过节的宋江等人又如何能安好?事实不是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招安之后,宋江等人任命仍受排挤,还差点被冠以拥兵自重之赚疑。直到被派平判方腊,方有立足之地。方腊是打下来了,可梁山泊好汉十去七八。不亦悲壮。可仍不得善终,宋江、卢俊义最后还是死于奸臣的陷害。何等凄凉。
宋江心不心痛,当然心痛。然而用他的话说这是大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换成吾等是小民,只想安稳生活与工作,何等大义谈不上。再说在那朝代,君主无能,奸邪当道,民不寮生。朝廷之中正义何在。本来依靠自己已经实现了自由,亦得以除暴安良。从历史的意义上说,一个朝代既然不能代表历史发展的朝流,等待的只有新的力量来推翻它,实现改朝换代。可宋江却还是要走回头路。落了个悲惨下场。
从企业等利益集团的角度讲,宋江的战略选择是错误的,至少所谓的“大义”也许是一个争议。试问当时的朝廷否能够代表“大义”。再试问读者一句:如若你是宋江,又如何选择?事实证明这种不符合历史潮流的理想最终总是会走向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