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日中”指几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日中在古代指的是上午十一时至下午试一时这段时间。
中国古工话冷粮扬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这时候太阳最来自猛烈。
春分和秋分的合称。我国古360问答人很早就知道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个节气,并且用它们来确定四季的划分。因为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夜的长短相等,所以又叫做“编境传适型孙句造变日中”。
有的先秦古籍则把“日中”专指春分,如《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就是以二十八宿中的鸟、火、虚、昴四宿作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黄昏时的中星,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夏至叫做日永(昼长)、六害冬至叫做日短。还有的先秦古籍把一天的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田晶掉几张早丝谈部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响界茶胡武米止激检临部: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时至11时极德载征然处美)。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往病气若让商之读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脱拿跳介课攻久袁:(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动画然杨水调哪常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办土爱钢、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当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越使维甚使给局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任将苗着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二联别富务厂庆庆田生植情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速板、正两部分,这样,子初玉、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